霜寒玉线乱秋衣,叶重花深草气肥。
灵药更无人肯饵,素娥应道不如归。
霜寒玉线乱秋衣,叶重花深草气肥。
灵药更无人肯饵,素娥应道不如归。
这首诗名为《芙蓉兔》,是明代诗人祝允明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霜寒玉线乱秋衣",以霜寒比喻秋意浓重,暗示衣物已难以抵挡寒气,"玉线"可能指的是细密的针脚或秋衣上的纹理,显得凌乱而凄凉。接下来的"叶重花深草气肥",通过描绘树叶繁茂、花丛深深、草木丰茂的画面,展现了秋天的丰饶与凋零并存的景象。
诗的后两句富有寓意:"灵药更无人肯饵,素娥应道不如归"。"灵药"可能象征着长生不老药,但无人愿意服用,暗示世间的纷扰和人们对于永恒的追求往往被忽视。"素娥"指嫦娥,月宫仙子,"不如归"则表达了对宁静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流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万事浮云卷。猛回头、盲风噩浪,尽情麾遣。
烽鼓舳舻江海泪,袖手棋枰恒泫。
忧国鬓、簇成霜茧。
与我命,同磨蝎住,薄湘潭、憺耳遭谗浅。
长信簟,怯秋展。谢公丘壑风流显。
自登梯、看山读书,笑题楼扁。
有客到门频信宿,迎惯东桥园犬。
公健在、吾官甘免。
闲日君王亲赐予,拜青鞋、布袜新恩典。
檐雨烛、对床剪。
一派风霜,文章气、傲然孤立。
方几上、微吟诗缓,读书声急。
诸葛纶巾能对垒,淮阴赤帜都空壁。
旧编中、兵法十三章,谁能识。花下雨,沾衣湿。
秋露后,垂成滴。向楼台望远,暮烟空碧。
壮日有声成虎啸,穷时无泪随猿泣。
愿生平、一仿鲁连高,诸侯客。
螺黛凝烟髻,鸭绿腻春塘。
相逢恰是丽景、横笛嘹清商。
素质休教粉污,自有天然标格。淡扫寿阳妆。
醋醋猩裙艳,盼盼燕泥香。芹芽白,兰芽紫,舣归航。
旧时舞榭、何处画壁女萝荒。
草没银筝院落,苔长凤鞋花径,佳节倍思量。
一百五寒食,七十二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