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人去烟光夕。藕花残雨银塘碧。蝶梦此时幽。
蝉吟一院秋。庭梧飘玉砌。曲磴茶烟细。
独坐数归禽。疏钟逗远林。
草堂人去烟光夕。藕花残雨银塘碧。蝶梦此时幽。
蝉吟一院秋。庭梧飘玉砌。曲磴茶烟细。
独坐数归禽。疏钟逗远林。
这首清代董俞的《菩萨蛮·其三·秋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秋日傍晚景象。"草堂人去烟光夕",开篇即以淡淡的离别情绪渲染,夕阳西下,草堂空寂,似乎主人已离去,只留下一片宁静的余晖。"藕花残雨银塘碧",荷花凋零,细雨点点落在如镜的池塘上,水面泛着银色的光泽,营造出一种凄美的秋意。
"蝶梦此时幽,蝉吟一院秋",通过蝴蝶在秋风中做着最后的梦境和蝉鸣声声,诗人进一步刻画了季节的转换和生命的流转,寓言般的表达使得情感更为深沉。"庭梧飘玉砌",庭院中的梧桐叶随风飘落,仿佛落在玉石台阶上,增添了画面的冷寂感。
"曲磴茶烟细",诗人坐在曲折的石阶上,品茗赏景,烟雾袅袅,生活气息浓厚,但又不失孤寂。"独坐数归禽",独自数着归巢的鸟儿,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疏钟逗远林",远处寺庙的钟声悠扬,与寂静的树林相呼应,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丝禅意和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草堂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秋时节的寂寥与宁静之美。
积岁阻颜色,何以慰我思。
闻初游乐郊,颇慕登望诗。
下车未几日,倏见白露滋。
月弦不常满,星毕屡已离。
幸无风雨晦,时从寮寀嬉。
大喜酒客难,莫顾尚书期。
独守诗书愚,未悟朝夕疲。
引领君子风,东首自忘移。
但当观鱼鸟,辟去旄与麾。
优悠民亦康,何必苦吏为。
龙母龙相依,风云随所变。
舟人请予往,出庙旗脚转。
旗指西南归,飞帆疾流电。
长芦江口发平明,白鹭洲前已朝膳。
竹根杯珓不欺人,世间然诺空当面。
渡河谁道去,我重子云才。
鸿雁汀洲去,牛羊井落徕。
乍行初觉倦,暂语不能该。
日色看看暮,将归意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