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孙司谏知邓州》
《孙司谏知邓州》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南阳汉名都,其俗尚敦朴。

亡徒顷为盗,刺史安与角。

田野遂焦熬,蒿莱思沃濯。

兹虽得甘露,向已苦风雹。

更张固所重,下令未宜数。

且观道傍碑,文字今已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ūnjiànzhīdèngzhōu
sòng / méiyáochén

nányánghànmíngdōushàngdūn

wángqǐngwèidàoshǐānjiǎo

tiánsuìjiāoáohāoláizhuó

suīgānxiàngfēngbáo

gèngzhāngsuǒzhòngxiàlìngwèishù

qiěguāndàobàngbēiwénjīnbāo

注释
南阳:古代地名,今河南南阳。
汉名都:汉代著名的城市。
尚:崇尚。
敦朴:淳朴诚实。
亡徒:逃亡的罪犯。
刺史:古代地方长官。
角:较量,对抗。
焦熬:形容土地荒芜,枯焦。
蒿莱:野草。
沃濯:洗涤,清洗。
兹:此,这。
甘露: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恩惠。
苦:苦于,遭受。
更张:改革,变更。
数:频繁。
道傍:道路旁边。
剥:磨损,脱落。
翻译
南阳曾是汉朝的名都,那里的风俗崇尚淳朴。
近来盗贼横行,刺史怎能与他们对抗。
田野遭受严重破坏,百姓渴望洗涤苦难。
虽然现在得到些许甘甜,但之前已饱受风雨冰雹之苦。
改革确实重要,但频繁发布命令并非良策。
暂且看看路边的古碑,上面的文字已磨损模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孙司谏知邓州》,通过对南阳地区风俗的描绘,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的问题。首句“南阳汉名都”点出邓州的历史地位,接着“其俗尚敦朴”赞美当地人民淳朴的民风。然而,“亡徒顷为盗”暗示了社会治安的恶化,盗贼横行,与前任刺史的治理形成对比。“田野遂焦熬,蒿莱思沃濯”形象地描述了农田荒芜,百姓渴望恢复生机的景象。

诗人认为,虽然当前局势艰难,但频繁更换政策并非良策,应该谨慎行事。“更张固所重,下令未宜数”表达了对政策调整的深思,强调稳定和适度的重要性。最后,“且观道傍碑,文字今已剥”以路边石碑上的字迹模糊,暗示历史的沧桑变迁,也寓言了当下政策执行的成效不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叙事和象征手法,揭示了社会问题并提出了治政建议,体现了梅尧臣关注民生、倡导稳健施政的儒家情怀。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过桃源有怀避秦诸君子

知君原不是神仙,避地偶寻山水偏。

世去只闻秦用法,客来方识晋编年。

桑麻翳翳连平野,村落依依带暮烟。

种得桃花翻自悔,春风勾引钓鱼船。

(0)

入九仙观访黄未轩读丁郡守所寄诗次韵二首·其二

十年不听禁钟声,坐对南山野趣生。

有道也知当世重,无官应觉此身轻。

石台晚啸云归树,仙观夜吟月过城。

文物传中劳去取,几人笔下可全名。

(0)

挽方柳东先生

柳东深巷草堂扃,一旦乡邦失典刑。

铁砚磨云秋注礼,牙签翻雨夜传经。

鼎龙化去湖空白,岐凤不来山独青。

乡社年年荐蘋藻,可令清渭杂长泾。

(0)

玉台除夜

闽路此时驿,越王前日台。

岁从今夜尽,人自故乡来。

万里程初试,百年节自催。

东皇漏消息,春意到庭梅。

(0)

送杨志仁宪副谪长沙通判

文懿家声却有光,喜从郊野见孤凰。

许身价抵千金重,爱国心随万里长。

九辩赋存堪侑席,贰车官好胜监仓。

当今圣主恩如海,刻日鸣珂入建章。

(0)

西涯学士再和东坡雪韵邀予同作四章·其四

霏霏乘曙及昏鸦,河上冰坚欲度车。

几处疲癃愁乞米,满城儿女笑团花。

踵门共喜来双士,郢曲新闻得数家。

起答故人挥冻笔,印泥鸿爪任交叉。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