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酬晓灯离暗室五首·其四》
《又酬晓灯离暗室五首·其四》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楚僧话寂灭,俗虑比虚空。

赖有残灯喻,相传昏暗中。

(0)
翻译
一位楚地的僧人谈论着寂灭之道
世俗的忧虑如同广袤无边的虚空
注释
楚僧:指来自楚地的僧人。
寂灭:佛教术语,指超越生死、达到涅槃的状态。
俗虑:世俗的忧虑或杂念。
虚空:这里比喻世俗的烦恼无边无际。
赖有:幸亏有。
残灯:灯火残弱,即将熄灭的样子。
喻:比喻。
相传:流传下来的说法。
昏暗中:形容环境不明亮,可能也象征人生的困惑或困境。
鉴赏

这是一首深具禅理的诗,诗人通过对比世俗烦恼与虚空的宽广,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尘世、达到心灵宁静状态的向往。"楚僧话寂灭"一句,借用佛家“寂灭”之意,指代一切烦恼和束缚都已消失无余,传达出一种对精神解脱的追求。

接着的“俗虑比虚空”则是将世间的忧虑与虚空相比较,暗示着世人的烦恼如同虚空一般广大而难以穷尽,这里的“虚空”既指自然界中的空间,也象征着心灵的宁静无为。

"赖有残灯喻"一句,借用了“残灯”的意象,可能是指在黑暗中仍有一线光明可循,或者是在精神上依然有一丝觉醒之光。这里的“喻”字,意味着比喻或象征,比如佛家中的智慧之灯照亮心灵。

最后"相传昏暗中"则是表达了即便在最为黑暗混沌的世态中,也有精神的传承和光明的可寻。这里的“相传”,可能指的是禅理、佛法或其他精神文化的流传,亦或者是对智慧之灯的传递。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借助佛教的概念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解脱与精神超越的深刻追求。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沁园春.赠龚全美口诀

一窍玄关,非高非下,正在当中。

得真师指点,方知此窍,不居南北,不属西东。

默默内观,绵绵静守,道满虚无浩气冲。

难言说,一星儿消息,天地根宗。先须握定雌雄。

天癸生时鼓巽风。

把铅炉封固,飞神海底,中抽坎画,去补离宫。

进火退符,流珠复位,十转回轮一气通。

灵胎结,待功成行满,独步瑶空。

(0)

酹江月

鸿蒙一气,运天枢魁斗,斡旋星象。

日月躔移分进退,定立朝昏弦望。

四序循环,阴阳调燮,造化功无上,含弘光大,匠成品汇咸畅。

神用剖判乾坤,生成应候,七九功归向。

虎绕龙蟠吟啸曲,江岸声鸣风浪。

将养神胎,奔腾圣变,法界真情放。

玄中珠显,廓开光像无量。

(0)

采桑子

慧光剔透茅心鄙,绝虑忘情。形静神清。

捧出圆空一点明。驱云扫雾神机胜,出入纵横。

实相难明。挥斥光华耀八弦。

(0)

醉桃源.本名阮郎归钓乌林答二郎君

今生豪贵宿生缘。分明说与贤。回头早早悟根原。

休教俗境牵。搜秘密,访幽玄。炉中炼汞铅。

真功真行满三千。飞腾作大仙。

(0)

踏云行

清静家风,无为活计。个中别有真消息。

阒寂湛湛契玄机,杳冥恍惚通幽理。

七宝山头,五明宫里。陶陶恣饮醍醐味。

醒还醉了醉还醒,醉还醒了醒还醉。

(0)

望蓬莱.本名望江南赠家兄忠武访及

顿失笑,迷悟理全差。

富贵荣华君活计,寂寥潇洒我生涯。高枕卧烟霞。

长生趣,清兴果清嘉。

暇伴延龄千岁鹤,闲观不谢四时花。何处觅仙家。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