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郭视田讼三绝·其三》
《出郭视田讼三绝·其三》全文
宋 / 王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草生弃地没牛深,岂是膏腴亩一金。

野老双蓬俱半脱,尚凭蜗角起争心。

(0)
注释
草:荒草。
弃地:荒废的土地。
没:淹没。
牛:牛。
岂:难道。
膏腴:肥沃的土地。
亩:一亩地。
一金:价值千金。
野老:田野上的老人。
双蓬:两鬓斑白。
俱:都。
半脱:几乎掉光。
尚:仍然。
凭:凭借。
蜗角:比喻极小的利益。
起争心:产生争斗之心。
翻译
荒草丛生的地方深得连牛都难以踏入,哪里还有一亩值千金的好田地。
田野上的老者头发稀疏,几乎掉光,但他们仍然为了微小的利益而争斗不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废田地的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及对贫困农民生活状态的同情。首句“草生弃地没牛深”,形象地展示了荒废的田野已经长满了高过耕牛背部的杂草,反映出田地被遗弃的严重程度。次句“岂是膏腴亩一金”则通过对比,暗示这些荒田即使再好也不过是一亩薄利,这里的“膏腴”指的是肥沃的土地,但这里却用来反问,即便是最好的土地,也只有区区的一点收成。

第三句“野老双蓬俱半脱”,以“野老”的形象,描绘了一个年迈的农夫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他的草笠(蓬)因为长时间户外工作而已经部分地腐烂掉落,这不仅反映出他生活的贫困,也体现了他对土地的依赖和坚守。

最后一句“尚凭蜗角起争心”,诗人通过比喻农夫仍旧在微薄的收成中寻找生机,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执着以及生活中的不屈不挠。这里的“蜗角”是指蝗虫筑巢的样子,比喻农夫在争取每一份微小的希望和生存。

整首诗通过对荒废田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农业衰败、贫困农民生活状况的忧虑,以及对农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王炎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次金东园渔家杂咏·其四

经行苇荻沙头熟,出没风涛胆气粗。

博得酒归明月夜,呼儿作脍旋批鲈。

(0)

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其三赐群臣第一盏酒宫悬奏正安之曲

思皇多士,靖恭著位。鸣玉飞緌,锵锵济济。

宴有折俎,以示慈惠。罔敢不祗,福禄来暨。

(0)

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其一皇帝举寿酒宫悬奏和安之曲

天威煌煌,山龙采章。庭实旅百,上公奉觞。

拱揖群后,端委垂裳。永锡难老,万寿无疆。

(0)

酬秘阁黄少卿因见所作洞霄宫碑且有题记

谯郡增严李母祠,神龟矫首负金碑。

豆萁已乏不休思,齑臼兼无绝妙辞。

翠琰雄文惭内史,黄庭美翰枉羲之。

蓬丘丽句偏相许,胜得山龙衮服披。

(0)

闻道卿途中授计司判官

几年华省冠名曹,归棹夤缘入海涛。

才奉色难馨夕膳,便将心计析秋毫。

政成婺女生祠在,地近明光伏奏劳。

夜直乍谙绫被暖,晨趋频见露盘高。

共期昼日承三接,莫许秋风长二毛。

为郡今来最卑屑,劝君休更梦悬刀。

(0)

大理徐寺丞元榆知越州诸暨县

子山词赋动南朝,近佐名卿掌玉条。

治邑还持麈尾柄,携家便汎木兰桡。

谢塘春昼偏多思,潘鬓秋风苦未凋。

种秫公田供酩酊,弹琴官舍助逍遥。

去程千里随宾雁,宿馆三更听落潮。

闻道临安有仙穴,莫抛印绶采芝苗。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