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岑日在望,雨雪阻登临。
二客从事者,扶藜长松阴。
绿云及上方,步履皆黄金。
佛香出宝阁,一息契初心。
心如白莲花,尘垢何由侵?
攒眉入社后,此会还可寻。
庐山得远公,法侣满东林。
虎溪偶然事,传笑直至今。
我辈仍避俗,垕师诚可钦。
碧岑日在望,雨雪阻登临。
二客从事者,扶藜长松阴。
绿云及上方,步履皆黄金。
佛香出宝阁,一息契初心。
心如白莲花,尘垢何由侵?
攒眉入社后,此会还可寻。
庐山得远公,法侣满东林。
虎溪偶然事,传笑直至今。
我辈仍避俗,垕师诚可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昱在妙高院的所见所感。首句“碧岑日在望”展现出碧绿色的山峰清晰可见,然而“雨雪阻登临”又暗示了路途的艰难,因天气原因无法轻易前往。接着,诗人笔下出现了两位同行的友人,他们手持藜杖,在长松的阴凉下蹒跚前行,显示出坚韧与毅力。
“绿云及上方,步履皆黄金”运用比喻,将云雾缭绕的山路比作绿色的云彩,而他们的足迹则像黄金般珍贵,表达了对登顶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进入妙高院后,“佛香出宝阁”,香气从宝阁中飘出,象征着佛法的神圣与宁静,诗人在此找到了内心的契合。
“心如白莲花,尘垢何由侵?”诗人以白莲花自比,表达其心灵纯洁,不受世俗污染的愿望。他期待能再次参与这样的清净聚会,“攒眉入社后,此会还可寻”,流露出对再次相聚的期盼。
最后,诗人提到庐山的高僧远公和东林寺的僧侣们,以及著名的虎溪故事,这些典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清修生活的敬仰之情。诗人感慨自己也应如“垕师”般远离尘嚣,令人钦佩。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禅意的领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苍松藏野寺,山以隐君灵。
俛仰千年事,孤高九日亭。
抗尘头渐白,吊古眼犹青。
有客耽幽讨,吟情起鹤汀。
穷冬阳为沴,旱气蒸黄埃。
春风三夜动,春雨随风来。
万类萌甲喜,愁人生意开。
我行竟何事,欣尔登崔嵬。
几年埋玉蓝田,绿云翠水烘春暖。
衣薰麝馥,袜罗尘沁,凌波步浅。
钿碧搔头,腻黄冰脑,参差难剪。
乍声沉素瑟,天风佩冷,蹁跹舞、霓裳遍。
湘浦盈盈月满。抱相思、夜寒肠断。
含香有恨,招魂无路,瑶琴写怨。
幽韵凄凉,暮江空渺,数峰清远。
粲迎风一笑,持花酹酒,结南枝伴。
兽金寒,帘玉润,梅雪印苔絮。
春意如人,易散苦难聚。
几多丝竹深情,池塘幽梦,犹倚赖、与君同住。
旧游处。谁唤别浦仙帆,风前问征路。
烟雨连江,吹恨正无数。
莫教紫燕归来,红云开后,空怅望、主人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