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射崖冰雪色,风壑传响松龙吟。
但忻耳目得所遇,不觉山高几许寻。
日光射崖冰雪色,风壑传响松龙吟。
但忻耳目得所遇,不觉山高几许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景画面。"日光射崖冰雪色",表现了阳光照耀在山崖上,映出冰雪般的洁白颜色,给人以清冷脱俗之感。"风壑传响松龙吟",则形象地描绘了山谷中风声与松树交织出的动听声音,如同龙吟一般,让人感觉到自然界的雄浑与神秘。
诗人的心境也在这两句中得到了体现。"但忻耳目得所遇",表达了一种满足和愉悦的情绪,似乎诗人对于眼前的景色感到非常欣喜,每一个声音、每一道光影都让他感到快乐。这种情感上的满足,使得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暂时的解脱。
"不觉山高几许寻",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忘我之境界。在这份欣悦中,他甚至没有注意到山有多高,只是随着自己的脚步,一路探索和攀登。这种心无杂念的状态,让他与大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和谐共生关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
力田须逢年,掘井须及泉。
学者志于道,如以规正圆。
及其见道时,揽辔谁争先。
筌蹄蜕陈迹,羽化而登仙。
是中时反观,一一人之天。
森然众妙现,所见惟所便。
猗与至游者,日运万里船。
胸中三景轴,与道相因缘。
道大心以悟,心远见孰偏。
一室景象存,物物随餐眠。
不游以为游,至乐无冥颠。
游非在山水,默与山水联。
天下有至游,得道有至贤。
贤者以道游,百游不一愆。
至于游俱忘,公与道独全。
谈笑出清风,樽罍益欣然。
张扁诧中郎,训记增雄编。
嗟予幸升堂,顿觉尘垢湔。
从公至游境,左右馀芳鲜。
归来欲语人,心知口难传。
《至游堂二首·其一》【宋·袁说友】力田须逢年,掘井须及泉。学者志于道,如以规正圆。及其见道时,揽辔谁争先。筌蹄蜕陈迹,羽化而登仙。是中时反观,一一人之天。森然众妙现,所见惟所便。猗与至游者,日运万里船。胸中三景轴,与道相因缘。道大心以悟,心远见孰偏。一室景象存,物物随餐眠。不游以为游,至乐无冥颠。游非在山水,默与山水联。天下有至游,得道有至贤。贤者以道游,百游不一愆。至于游俱忘,公与道独全。谈笑出清风,樽罍益欣然。张扁诧中郎,训记增雄编。嗟予幸升堂,顿觉尘垢湔。从公至游境,左右馀芳鲜。归来欲语人,心知口难传。
https://shici.929r.com/shici/mEVVrlC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