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迷终北,黄帝游华胥。
化城高天表,古莽西南隅。
阴阳亡交气,民人恒晏愉。
乃知八极外,至乐故有馀。
沴戾堕中央,令我不可居。
阴谋相挡㧙,肉攫自纷拿。
冥心超形外,冀得恣所如。
大禹迷终北,黄帝游华胥。
化城高天表,古莽西南隅。
阴阳亡交气,民人恒晏愉。
乃知八极外,至乐故有馀。
沴戾堕中央,令我不可居。
阴谋相挡㧙,肉攫自纷拿。
冥心超形外,冀得恣所如。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寓怀(其一)》,以神话传说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反思。首句“大禹迷终北,黄帝游华胥”借用了大禹治水和黄帝遨游仙境的典故,暗示了对超然境界的追求。接下来,“化城高天表,古莽西南隅”描绘了一个高耸入云、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
“阴阳亡交气,民人恒晏愉”表达了诗人理想社会中阴阳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状态。然而,“乃知八极外,至乐故有馀”又揭示出即使在遥远的理想之地,快乐仍有余裕,暗示现实中可能难以企及。
“沴戾堕中央,令我不可居”则转而描述现实世界的混乱与不适宜,诗人感到压抑。“阴谋相挡㧙,肉攫自纷拿”进一步刻画了人间的纷争与险恶,令人无法安身。最后,“冥心超形外,冀得恣所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超越,希望能超脱世俗,寻找到心灵的自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神话与现实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体现了他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