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西林精舍二首·其一》
《过西林精舍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缓屐寻春代笋舆,石床幽径问精庐。

诗瓢乞食寻杯渡,醉佛参禅拜酒胡。

松鼠午窥斋磬出,箨龙寒蛰竹林孤。

偶来溪上成三笑,白社何妨结苾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西林精舍的生动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缓屐寻春代笋舆”以缓步登山之态,寻找春天的足迹,以“缓屐”和“笋舆”对比,既表现了行进的悠闲,也暗示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接着“石床幽径问精庐”一句,通过石床和幽径的描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引人进入一个深邃的精神世界。

“诗瓢乞食寻杯渡,醉佛参禅拜酒胡”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典故,将诗人访友的过程与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相结合,既有诗意的追寻,也有精神的探索。诗瓢代表了诗人随身携带的笔墨,象征着创作的灵感;“寻杯渡”则暗含了诗人寻求精神慰藉的愿望。醉佛与参禅,分别代表了世俗与超脱,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和谐。

“松鼠午窥斋磬出,箨龙寒蛰竹林孤”描绘了午后时分,松鼠窥视斋堂钟声响起的场景,以及寒冷季节中竹林里孤独的箨龙(幼龙)的形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也寓意着修行者在寂静中寻求内心平静的状态。

最后,“偶来溪上成三笑,白社何妨结苾刍”表达了诗人偶然来访,却与朋友共享欢笑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白社指的是古代文人聚居的地方,苾刍是佛教僧侣的称呼,这里用以表达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僧侣生活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赠故人马子乔诗六首·其五

皎如川上鹄,赫似握中丹。

宿心谁不欺,明白古所难。

凭楹观皓露,洒酒荡忧颜。

永念平生意,穷光不忍还。

淹留徒攀桂,延伫空结兰。

(0)

燕歌行

四时推迁迅不停。三秋萧瑟叶辞茎。

飞霜被野雁南征。念君客游羁思盈。

何为淹留无归声。爱而不见伤心情。

朝日潜辉华灯明。林鹊同栖渚鸿并。

接翮偶羽依蓬瀛。仇依旅类相和鸣。

余独何为志无成。忧缘物感泪沾缨。

(0)

黑帝·其二

听严风,来不息。望玄云,黝无色。曾冰烈,积羽幽。

飞雪至,天山侧。

(0)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其二十

三危上凤翼,九坂度龙鳞。

路高山里树,云低马上人。

悬岩泉溜响,深谷鸟声春。

住马来相问,应知有姓秦。

(0)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其九皇夏

国命在礼,君命在天。陈诚惟肃,饮福惟虔。

洽斯百礼,福以千年。钩陈掩映,天驷徘徊。

雕禾饰斝,翠羽承罍。受斯茂祉,从天之来。

(0)

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角调曲二首·其十二

止戈见于绝辔之野,称伐闻于丹水之征。

信义俱存乃先忘食,五材并用谁能去兵。

虽圣人之大宝曰位,实天地之大德曰生。

泾渭同流清浊异能,琴瑟并御雅郑殊声。

扰扰烝人声教不一,茫茫禹迹车轨未并。

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

恻隐其心训以慈惠,流宥其过哀矜典刑。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