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角调曲二首·其十二》
《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角调曲二首·其十二》全文
南北朝 / 庾信   形式: 古风

止戈见于绝辔之野,称伐闻于丹水之征。

信义俱存乃先忘食,五材并用谁能去兵。

虽圣人之大宝曰位,实天地之大德曰生。

泾渭同流清浊异能,琴瑟并御雅郑殊声。

扰扰烝人声教不一,茫茫禹迹车轨未并。

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

恻隐其心训以慈惠,流宥其过哀矜典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理想的君主或领导者,如何以德治国,以和为贵,终止战乱,实现天下太平的景象。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如“止戈见于绝辔之野”、“称伐闻于丹水之征”,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在“信义俱存乃先忘食,五材并用谁能去兵”的两句中,诗人强调了信任与正义的重要性,它们是解决争端、减少战争的手段。而“实天地之大德曰生”则进一步强调了生命和存在的价值,是自然法则所重视的。

接下来的“泾渭同流清浊异能,琴瑟并御雅郑殊声”展示了诗人对于不同事物、声音和音乐风格都给予肯定和欣赏的态度,反映出一种包容与和谐的哲学。

在“扰扰烝人声教不一,茫茫禹迹车轨未并”中,诗人批评了社会上的混乱和声音的杂乱,以及教育和指导上的不统一。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统一、秩序和正确引导的渴望。

“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表达了诗人的胸怀和理想,他渴望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四方,但仍保持谦逊和不骄不躁。同时,他的心灵广大,没有任何自满的情绪。

最后,“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强调了言论必须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而“恻隐其心训以慈惠,流宥其过哀矜典刑”则展示了一种宽容和怜悯的态度,主张以仁慈来教育人们,以悲天悯人之心来处理过错。

整首诗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以及他们对于社会和谐、个人修养和道德完善的思考。

作者介绍
庾信

庾信
朝代:南北朝   籍贯:北周时期   生辰:513—581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
猜你喜欢

归雁二首·其一

弧矢千夫志,潇湘万里秋。

宁为宝筝柱,肯作置书邮。

远道勤相唤,羁怀误作愁。

聊宽稻粱意,宁复网罗忧。

(0)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

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

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0)

自讼

年少宁知道废兴,抟风变化羡鲲鹏。

贪求但欲攀分寸,痛定方惭乞斗升。

灵府已能澄似水,俗缘更觉薄于僧。

挂冠且喜身萧散,二顷宁须退可凭。

(0)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0)

与邻翁登山亭

数掩槿篱围夕照,一间茅舍背阴崖。

吾生扰扰实无乐,人事悠悠那可谐。

忧患向来侵绿鬓,登临此日费青鞋。

京华旧友凋零尽,野老逢迎一散怀。

(0)

和心渊雷雨地震诗

天公恶作剧,翻手变炎凉。

海运三山动,江高数尺彊。

震雷惊失匕,漏雨苦移床。

不虑填沟壑,真成老更狂。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