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应庵退席蒋山来寄昭亭万寿三请不得已而去辄赠长句兼简苏州内翰尚书·其一》
《应庵退席蒋山来寄昭亭万寿三请不得已而去辄赠长句兼简苏州内翰尚书·其一》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逍遥丘壑欲忘年,忽作风蝉蜕骨仙。

钟阜恰从三昧起,灵岩重要一灯传。

极知扫迹终无策,且与临岐快著鞭。

莫作山林城市想,从来大隐故居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面对世俗生活时的复杂心情。首句“逍遥丘壑欲忘年”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心灵上的自由与解脱。接着,“忽作风蝉蜕骨仙”一句,以风中的蝉蜕比喻诗人精神上的升华与超越,暗示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过程。

“钟阜恰从三昧起,灵岩重要一灯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精神追求的主题。钟阜和灵岩在这里象征着修行之地或精神的归宿,三昧则代表了禅定的境界,一灯则象征着智慧之光的传递,强调了精神成长与传承的重要性。

“极知扫迹终无策,且与临岐快著鞭”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矛盾。他知道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但仍然选择勇敢地面对,积极行动,即使是在离别之际,也依然充满力量与决心。

最后,“莫作山林城市想,从来大隐故居廛”则传达出诗人对于“大隐于市”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隐逸并不在于远离尘嚣的山林之中,而是在于内心的平静与对世俗生活的洞察与超脱。这不仅是对传统隐逸观念的反思,也是对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精神追求与世俗生活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大隐”这一概念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游春

海岳三峰古,春皇二月寒。

绿潭渔子钓,红树美人攀。

弱蔓环沙屿,飞花点石关。

溪山游未厌,琴酌弄晴湾。

(0)

逼寒节寄崔七

闲庭只是长莓苔,三径曾无车马来。

旅馆尚愁寒食火,羁心懒向不然灰。

门前下客虽弹铗,溪畔穷鱼且曝腮。

他日趋庭应问礼,须言陋巷有颜回。

(0)

筝柱子

散木今何幸,良工不弃捐。

力微惭一柱,材薄仰群弦。

且喜声相应,宁辞迹屡迁。

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

(0)

吴兴新堤

春堤一望思无涯,树势还同水势斜。

深映菰蒲三十里,晴分功利几千家。

谋成既不劳人力,境远偏宜隔浪花。

若与青山长作固,汀洲肯恨柳丝遮。

(0)

参黄龙机悟后呈偈

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中金。

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0)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

早遇圣明朝,雁行登九霄。

文轻傅武仲,酒逼盖宽饶。

舍矢同瞻鹄,当筵共赛枭。

琢磨三益重,唱和五音调。

台柏烟常起,池荷香暗飘。

星文辞北极,旗影度东辽。

直道由来黜,浮名岂敢要。

三湘与百越,雨散又云摇。

远守惭侯籍,徵还荷诏条。

悴容唯舌在,别恨几魂销。

满眼悲陈事,逢人少旧僚。

烟霞为老伴,蒲柳任先凋。

虎绶悬新印,龙舼理去桡。

断肠天北郡,携手洛阳桥。

幢盖今虽贵,弓旌会见招。

其如草玄客,空宇久寥寥。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