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将终势已摧,不修君德更堪哀。
被他青盖言相误,元是须教入晋来。
历数将终势已摧,不修君德更堪哀。
被他青盖言相误,元是须教入晋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时势衰败、人心涣散的景象。"历数将终势已摧"表明了一个时代的力量已经走向末路,国之大计无法挽回。"不修君德更堪哀"则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忽略道德修养的悲哀,这种行为只会加速国家的衰败。
"被他青盖言相误"一句,"青盖"可能指代官帽或官职,"言相误"则是因为语言不通或理解错误而导致的误解。这里诗人可能在批评当时的官僚体系中存在的沟通不畅问题。
最后,"元是须教入晋来"表达了对古代圣贤之道的怀念和向往,希望能够将这些美好的教诲引入现实中,以挽救时势。
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忧虑和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渴望,是诗人对于当时社会政治问题的一种反思。
身外无羁束,心中少是非。
被花留便住,逢酒醉方归。
人事行时少,官曹入日稀。
春寒游正好,稳马薄绵衣。
七十人难到,过三更较稀。
占花租野寺,定酒典朝衣。
趁醉春多出,贪欢夜未归。
不知亲故口,道我是耶非。
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
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
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
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