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阴井》
《太阴井》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朔风吹角虔南摧,满城红紫飘龙堆。

明妆翠袖马上去,李花桃花参差开。

可怜一片太阴井,万古阴沉照人影。

贞姬志妇泣呼天,石发重泉抱银绠。

井中白骨撑如山,黄土青苔葬香冷。

扶阑铁绣半生花,犹有清寒逼蛙黾。

我从绵上问馀灰,子规血尽越王台。

枯肠过此不敢饮,乞取佛钵分僧罍。

(0)
鉴赏

这首诗《太阴井》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太阴井的凄美景象与历史故事。

首句“朔风吹角虔南摧”,以凛冽的北风和被摧毁的号角,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预示着故事的悲凉基调。接着,“满城红紫飘龙堆”一句,以满城的花朵飘落,象征繁华的消逝,与后文的哀伤形成对比。

“明妆翠袖马上去,李花桃花参差开”描绘了一幅女子骑马远行的画面,背景是参差开放的李花与桃花,既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易逝。

“可怜一片太阴井,万古阴沉照人影”将太阴井比作一片可怜的镜面,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它始终阴沉地映照着过往的身影,寓意着历史的永恒与不变。

“贞姬志妇泣呼天,石发重泉抱银绠”通过描述贞洁的女子哭泣呼唤苍天,以及深埋于地下的泉水紧紧抱住银绳,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悲剧的根源。

“井中白骨撑如山,黄土青苔葬香冷”描绘了井底堆积如山的白骨,以及覆盖其上的黄土与青苔,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遗忘,以及历史的冷漠。

“扶阑铁绣半生花,犹有清寒逼蛙黾”通过描述井边生锈的栏杆上长出半开的花朵,以及寒冷的空气让青蛙和黾感到不适,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我从绵上问馀灰,子规血尽越王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探寻与感慨,以及对英雄事迹的追忆。“枯肠过此不敢饮,乞取佛钵分僧罍”则表明诗人面对如此哀伤之景,内心深受触动,不敢饮酒,而是请求僧侣分享佛钵中的食物,体现了对生命与历史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太阴井的历史沧桑与哀婉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忠诚、牺牲与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仙人岩即事

夕阳隔溪明薜萝,数峰溪畔青嵯峨。

层霄彷佛相荡摩,溪流汹涌通银河。

金支翠旗飐山阿,风传雾乐锵銮鉌。

云封岩窦生灵禾,仙灵蜕久留仙艖。

弈枰丹灶斲月柯,洼尊土缶石臼磨。

苔剜藓刻千岁过,护以鬼物烦撝诃。

溪南溪北夔罔多,鲩鲂鳣鲔蛟鼋鼍。

雷声吭磕涷雨?,仙筇九节扶下坡。

红妆半醉谁娇娥,容颜二八细马驮。

下马避雨吴歈歌,兰麝馥郁飘绮罗。

灵箫学道蠲烦痾,湘浦解佩声瑳瑳。

双成饮罢鸣云和,蓝桥一醉朱颜酡。

扶桑旸谷同碧涡,玄书宝文传岂讹。

浮生百岁如飞梭,当欢不欢奈老何。

(0)

寿沿江黄制置七首·其六

五龙阅古今,颜貌俨童孺。

亦有赤松子,驾鸿凌紫雾。

静心遗纷华,定力养冲素。

因知龟鹤年,非以服食护。

公身天地身,出处系王度。

愿言保千龄,持用答三顾。

(0)

吕梁洪读宣和碑

水落石多舟去迟,乱河西渡读残碑。

三亭二闸依然在,那得安流似旧时。

(0)

下邳永丰桥舟过其下有感

博浪沙中击副车,却来跪履受编书。

欲从圯上寻黄石,今有何人孺子如。

(0)

送才首座·其二

海国山山叫子规,不知何处卸征衣。

拳头自是娘生底,莫向诸方肋下挥。

(0)

达此宗

若论此道若须弥,根四部洲高无极。

日月循环无昼夜,毗岚纵作无变易。

欲达此宗须造颠,遍参闽楚几山碧。

一回见得亲,万叠巍峨只卷石。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