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角虔南摧,满城红紫飘龙堆。
明妆翠袖马上去,李花桃花参差开。
可怜一片太阴井,万古阴沉照人影。
贞姬志妇泣呼天,石发重泉抱银绠。
井中白骨撑如山,黄土青苔葬香冷。
扶阑铁绣半生花,犹有清寒逼蛙黾。
我从绵上问馀灰,子规血尽越王台。
枯肠过此不敢饮,乞取佛钵分僧罍。
朔风吹角虔南摧,满城红紫飘龙堆。
明妆翠袖马上去,李花桃花参差开。
可怜一片太阴井,万古阴沉照人影。
贞姬志妇泣呼天,石发重泉抱银绠。
井中白骨撑如山,黄土青苔葬香冷。
扶阑铁绣半生花,犹有清寒逼蛙黾。
我从绵上问馀灰,子规血尽越王台。
枯肠过此不敢饮,乞取佛钵分僧罍。
这首诗《太阴井》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太阴井的凄美景象与历史故事。
首句“朔风吹角虔南摧”,以凛冽的北风和被摧毁的号角,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预示着故事的悲凉基调。接着,“满城红紫飘龙堆”一句,以满城的花朵飘落,象征繁华的消逝,与后文的哀伤形成对比。
“明妆翠袖马上去,李花桃花参差开”描绘了一幅女子骑马远行的画面,背景是参差开放的李花与桃花,既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易逝。
“可怜一片太阴井,万古阴沉照人影”将太阴井比作一片可怜的镜面,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它始终阴沉地映照着过往的身影,寓意着历史的永恒与不变。
“贞姬志妇泣呼天,石发重泉抱银绠”通过描述贞洁的女子哭泣呼唤苍天,以及深埋于地下的泉水紧紧抱住银绳,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悲剧的根源。
“井中白骨撑如山,黄土青苔葬香冷”描绘了井底堆积如山的白骨,以及覆盖其上的黄土与青苔,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遗忘,以及历史的冷漠。
“扶阑铁绣半生花,犹有清寒逼蛙黾”通过描述井边生锈的栏杆上长出半开的花朵,以及寒冷的空气让青蛙和黾感到不适,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我从绵上问馀灰,子规血尽越王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探寻与感慨,以及对英雄事迹的追忆。“枯肠过此不敢饮,乞取佛钵分僧罍”则表明诗人面对如此哀伤之景,内心深受触动,不敢饮酒,而是请求僧侣分享佛钵中的食物,体现了对生命与历史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太阴井的历史沧桑与哀婉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忠诚、牺牲与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
夕阳隔溪明薜萝,数峰溪畔青嵯峨。
层霄彷佛相荡摩,溪流汹涌通银河。
金支翠旗飐山阿,风传雾乐锵銮鉌。
云封岩窦生灵禾,仙灵蜕久留仙艖。
弈枰丹灶斲月柯,洼尊土缶石臼磨。
苔剜藓刻千岁过,护以鬼物烦撝诃。
溪南溪北夔罔多,鲩鲂鳣鲔蛟鼋鼍。
雷声吭磕涷雨?,仙筇九节扶下坡。
红妆半醉谁娇娥,容颜二八细马驮。
下马避雨吴歈歌,兰麝馥郁飘绮罗。
灵箫学道蠲烦痾,湘浦解佩声瑳瑳。
双成饮罢鸣云和,蓝桥一醉朱颜酡。
扶桑旸谷同碧涡,玄书宝文传岂讹。
浮生百岁如飞梭,当欢不欢奈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