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
《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

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

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

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ūdàozhětóngyóuèrshìzhìjiǔlóngtánzuò
táng / bái

féngèrshìyóuxiānyànzuòsānchuānshǒuchén

shǒutánshàngshíkāijīndòusǒuzhōngchén

zhōngwèiwǎngjīncháowèishìyóushēn

ruòyányǐnshìsōngshānzhǔsānshíliùfēngyìngxiàorén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与诸道者同游二室至九龙潭作》。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精神的诗歌。

“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与道士同游山水的喜悦,以及对于世间官职的不屑。这里的“二室”指的是山中清幽的居所,而“游仙子”则象征着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相反,“三川守土臣”则是对尘世官位的轻蔑,表达了诗人不愿意被束缚在世间职务中的心情。

“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的自在状态。诗人用手抚摸山潭之上的巨石,并且解开衣襟,让身上的尘埃随风飘散,这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可能仍然是一介游子,以及对于现实中尚未完全获得自由的心态。

最后,“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 这两句则是对那些自称为山主的人的调侃。诗人认为,如果自己真的成为了嵩山之主,那么嵩山下的三十六峰也会因为世人的自诩而发笑。这既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名位的看破,也反映出诗人对个人修为与自然合一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道士同游山水,抒写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官职和虚名的轻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状态。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次韵佥判俞尚都官寄兄君然中允致政

勇退如公世少俦,乐天知命富春秋。

峨峨去得寒宫桂,泛泛归乘雪水舟。

举目烟霞中有趣,无心轩冕外何求。

引高应笑朝闺客,白首龙钟未肯休。

(0)

赠郑赓高士

易有幽人象,天垂处士星。

知音辞相府,归养为亲庭。

閒和碧云句,深穷白首经。

惟贤二千石,优顾眼尤青。

(0)

言怀寄三兄

沿牒非吾土,逢春忆故园。

于今佐犀帐,经岁别鸰原。

讼简仍开卷,时平且属鞬。

江乡去千里,凝睇一销魂。

(0)

中元病起

中元时俗类秋尝,病起躬行力未强。

摖米乍炊知早熟,盂兰方倒喜初凉。

风摧豹脚蚊休拍,露逼鸡毛菜已长。

皮骨仅存心尚壮,犹思荷叶当蕉觞。

(0)

初会荣归堂

当年尝欲志荣归,因建虚堂面北池。

樽俎落成方自我,园林为主已输谁。

重来故里前恩在,难报深仁旧老知。

须俟安车时访此,践言人始信吾诗。

(0)

壬子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其一

寒食初过始及旬,魏都偏重此佳辰。

倾城尽作河生日,匝岸皆如蜡祭人。

几舰神仙疑骇俗,一川笳鼓任同民。

东皇似助熙台乐,并与千门万户春。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