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过延令,问俗殊异他方。
处处宜桑宜竹,家家乃积乃仓。
子鲚时鱼充市,朱樱绿笋盈筐。
城子潮同杨子,西乡景似吴乡。
风气渐隆骚雅,人情容得疏狂。
只馀一事堪恨,名园底事荒凉。
十年不过延令,问俗殊异他方。
处处宜桑宜竹,家家乃积乃仓。
子鲚时鱼充市,朱樱绿笋盈筐。
城子潮同杨子,西乡景似吴乡。
风气渐隆骚雅,人情容得疏狂。
只馀一事堪恨,名园底事荒凉。
这首诗描绘了延令西乡的风土人情与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当地生活的深切感受和独特见解。
首先,诗中提到延令西乡与外界的差异,以及这里的适宜环境,无论是种植桑树还是竹林,家家户户都富足丰饶,市场上的鱼鲜丰富,水果与蔬菜琳琅满目。这体现了延令西乡的繁荣与富庶。
接着,诗人将延令西乡与杨子、吴乡等地进行对比,强调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相似的美景,如潮水与风景,都让人联想到江南水乡的韵味。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延令西乡的地域特色,也暗示了其与江南文化的深厚联系。
进一步,诗中提到风气渐隆骚雅,人情容得疏狂,表达了对当地文化氛围的赞赏,以及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包容态度。这反映了延令西乡社会的和谐与开放。
最后,诗人以“名园底事荒凉”一句,表达了对当地名胜古迹荒废的遗憾,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被遗忘的惋惜之情。这一句既是对现实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延令西乡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延令西乡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社会风貌,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和深刻思考。
山川形胜雄江东,九华辉映天都峰。
传闻早已荡胸臆,恨不插翼长相从。
朅来随牒官秋浦,城郭奔驰厌尘土。
絜家捧檄过临城,偷閒两作烟霞主。
黄山登览原无由,何期易地太平游。
清池轩豁日舒丽,突兀楼观撑深幽。
凭高徙倚敞心目,绝壁半天横碧玉。
回溪千里指顾间,螺髻分明三十六。
壮怀高向紫霄悬,俯视培塿真一拳。
古今秀色餐不尽,笔端收拾生云烟。
萍踪倘未逐流水,古刹相望二三里。
暇时风月得交游,鸥鹭同眠勿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