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农谣·其一》
《农谣·其一》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春雨初晴水拍堤,村南村北鹁鸪啼。

含风宿麦青相接,刺水柔秧绿未齐。

(0)
注释
春雨:春天的雨水。
初晴:刚刚放晴。
拍堤:拍打河堤。
村南村北:村庄四周。
鹁鸪:一种鸟,叫声类似‘鹁鸪鸪’。
啼:啼叫。
含风:带着微风。
宿麦:已经熟透的麦子。
青相接:一片青色连成一片。
刺水:指稻田里的水。
柔秧:嫩绿的秧苗。
绿未齐:绿色尚未均匀。
翻译
春雨过后天放晴,水波轻拍着河堤。
村南村北响起鹁鸪的啼叫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春雨过后,一切都显得格外鲜活。"春雨初晴水拍堤"一句,抓住了春季雨后的清晨,那时天气刚好转晴,细雨未尽,小溪的流水轻拍着河堤,发出悦耳的声音。这不仅是听觉上的享受,也是视觉上的盛宴,因为这光线和声音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村南村北鹁鸪啼"接着上一句的意境,进一步展开了春日的宁静与生息。鹁鸪即黑鸟,是一种常见的农村鸟类,其叫声在这里代表着乡间的宁静和生命力。村南村北的描述,不仅扩大了空间感,还增添了一种田园诗特有的亲切感。

"含风宿麦青相接,刺水柔秧绿未齐"这两句则是对春天农事的一个描写。春雨过后,大地回暖,作物生长迅速。"含风宿麦"中的"宿"字意味着麦子在露水的滋润下更加茁壮成长,而"青相接"形象地表达了麦田连绵不断的景象。"刺水柔秧绿未齐"则描绘了禾苗尖端刚从水中探出,尚未完全展现其生机的状态。这两句诗通过对农作物生长细节的刻画,传达了一种期待和希望。

这首诗没有直接表露作者的情感,却在平实的叙述中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美好景象的欣赏和对生命力强大的赞美。它展现了宋代田园诗的一种特质:平淡中见真切,细腻中藏深意。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咏月三首·其二

江海清明上下兼,碧天遥见一毫纤。

此时只欲浮云尽,窟穴何妨有兔蟾。

(0)

和文淑

天梯云栈蜀山岑,下视嘉陵水万寻。

我得一舟江上去,恐君东望亦伤心。

(0)

示蔡天启三首·其三

身著青衫骑恶马,日驰三百尚嫌迟。

心源落落堪为将,却是君王未备知。

(0)

被诏考制科呈胡武平内翰三首·其一

奉诏金门草圣题,平明趋过殿西墀。

宫床赐笔宣名早,赭案焚香上策时。

朝论只应收畯杰,皇心非不监安危。

玉堂词客承恩久,几度曾来醉御卮。

(0)

被诏考制科呈胡武平内翰三首·其三

忝班清禁接严徐,诏侍延英访对初。

沧海烟霞连太液,丹霄日月近雕舆。

明廷已奏安危策,紫府谁将姓字书。

从此青云知有路,致君材业不应疏。

(0)

和景彝对花

林梢拂晓禽初哢,门外经春柳自摇。

可叹流年催白发,便将幽意属芳条。

玉杯放酒成萧索,锦帐留灯照寂寥。

任是名园更风雨,残枝须插醉明朝。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