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铸剑戟为农器》
《铸剑戟为农器》全文
清 / 薛昂若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田器将何铸,惟须战器供。

剑翻堪利佃,戟更助勤农。

善政同归马,销光拟化龙。

锄云增耒耜,犁雨息烟烽。

牛买升平范,鸥閒里巷容。

颂声闻一片,四海乐陶镕。

(0)
鉴赏

这首诗《铸剑戟为农器》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薛昂若所作,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革与和平愿景的深刻思考。诗中以“田器”与“战器”的转换为切入点,寓意着从战争到和平、从暴力到农耕文明的转变。

首句“田器将何铸,惟须战器供”,开篇即提出问题,表达了对传统武器制造用途的反思,暗示了从军事装备转向农业生产工具的可能性。接下来,“剑翻堪利佃,戟更助勤农”两句,具体描绘了将剑和戟改造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工具,既体现了技术的实用性,也蕴含了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变。

“善政同归马,销光拟化龙”则进一步阐述了通过政治手段促进和平,将战争的破坏转化为建设的力量,如同将金属熔化后铸成龙的形象,象征着从冲突到和谐的转变。这一句不仅富有想象力,也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锄云增耒耜,犁雨息烟烽”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在和平环境下,人们不再需要战争的烽火,而是利用农具在云雾缭绕的田野上耕作,象征着社会的安宁与繁荣。这里,“锄云”与“犁雨”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社会环境的隐喻,强调了和平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牛买升平范,鸥閒里巷容”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宁。牛作为农业社会的重要生产工具,其购买象征着社会的稳定与富足;而鸥鸟悠闲地在里巷间飞翔,则是和平与宁静生活的生动写照。

最后,“颂声闻一片,四海乐陶镕”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普遍和谐与幸福的赞美之情。这里的“颂声”不仅是对当前美好局面的歌颂,也是对未来更加美好的期待,寓意着整个世界都能享受到和平与繁荣的成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暴力与农耕的对比,以及对社会变革与和平愿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作者介绍

薛昂若
朝代:清

澄江镇人,名骏材,别号澄江福地老人。光绪六年生,享年九十一岁,工诗词,擅书法,上海第一师范传习所毕业,毕业后从事教育事业,历任辅延小学、君永小学、市立第七学校、武进育德女校澄以及励实中学等校教师和代理校长。
猜你喜欢

挽黄安人

嫁作儒家妇,韶颜已守孀。

夫穷于仲子,儿胜似元方。

陶母将迎养,庞妻忽坐亡。

吾衰不能诔,短些谩凄凉。

(0)

挽安溪黄丞

未得毛锥力,空将铁砚磨。

暗投主司老,私淑里人多。

三韭何妨饱,双松不待哦。

乡邻惜耆旧,为辍相舂歌。

(0)

送强浦注籍

老别亲朋已动情,可堪玉树离阶庭。

新吟不数苍蝇窍,多病真成碧鹤形。

翁迫崦嵫迟暮景,儿看风雪短长亭。

早归共举屠苏酒,莫爱西湖柳色青。

(0)

送赵信州二首·其二

贫者惟言可赠行,临分握手尽交情。

马于辔力穷时骇,鸥向机心动处惊。

齐士岂无堪客礼,蔡人便遣作牙兵。

遥知陌上罗敷女,竞看双旌出劝耕。

(0)

送陈谏议澈赴边幕二首·其二

边邮京递近如何,警报全稀吉语多。

上说君王自神武,下云宰相已安和。

子方盛壮宜乘塞,吾迫龙钟懒出窝。

若谒翘材问村叟,为言颜发转苍皤。

(0)

送三赵

闻说金鸡下帝傍,径从楚泽返虞庠。

当时只道刍言切,今日徐思榄味长。

中垒几封知有汉,奉天一诏可存唐。

却怜依附冰山者,不信云开见太阳。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