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未全苏,不似巴山冬绿。
昨夜条风吹后,渐暖回幽谷。
偶然扶路傍溪行,溪尽见茅屋。
恐是高人隐处,爱临窗修竹。
草色未全苏,不似巴山冬绿。
昨夜条风吹后,渐暖回幽谷。
偶然扶路傍溪行,溪尽见茅屋。
恐是高人隐处,爱临窗修竹。
这首诗描绘的是冬日里山野的景色变化和对隐居生活的想象。"草色未全苏,不似巴山冬绿",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草木在冬季尚未完全恢复生机,与巴山冬季特有的深绿相比显得较为稀疏。"昨夜条风吹后,渐暖回幽谷",通过描述夜晚的微风带来的温度上升,暗示春天的脚步正在悄然接近,山谷中的寒冷开始消退。
接下来,诗人漫步溪边,"偶然扶路傍溪行,溪尽见茅屋",这句展现了诗人随性而行,偶遇山间小屋的情景,给人以宁静而质朴的感觉。最后两句"恐是高人隐处,爱临窗修竹",表达了诗人猜测这可能是高洁之士的隐居之地,他们喜爱在窗前种植修长的竹子,增添了清雅的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好事近》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冬日山居图,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汪东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其作品往往融入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这首诗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