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屏侧。小玉催人弄笛。
翻一曲、桃叶艳歌,恰似江南望江北。
凭栏酉到戌,删却,黄昏也得。
瑶阶静、梅萼半开,逗引疏香绣帘隙。含颦几朝夕。
且暗掐经珠,轻拭琴漆。芳心早许梁园客。
好佩玉双赠,镜菱双照,鸳鸯成就到头白。
忍蹙损莲额。脉脉。展兰席。叹刻画朝云,抛尽心力。
春宵一刻黄金百。待烛下重见,凤团亲擘。
教郎须记,绣枕畔,泪尚赤。
枕屏侧。小玉催人弄笛。
翻一曲、桃叶艳歌,恰似江南望江北。
凭栏酉到戌,删却,黄昏也得。
瑶阶静、梅萼半开,逗引疏香绣帘隙。含颦几朝夕。
且暗掐经珠,轻拭琴漆。芳心早许梁园客。
好佩玉双赠,镜菱双照,鸳鸯成就到头白。
忍蹙损莲额。脉脉。展兰席。叹刻画朝云,抛尽心力。
春宵一刻黄金百。待烛下重见,凤团亲擘。
教郎须记,绣枕畔,泪尚赤。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在夜晚独自思恋的情景。"枕屏侧"点出女子独处的环境,"小玉催人弄笛"暗示了寂寞与期待。"桃叶艳歌"和"江南望江北"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以及黄昏时分的漫长等待。"瑶阶静、梅萼半开"则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氛围,女子的内心世界通过"含颦"、"掐珠"和"拭琴"的动作展现出来。
她的心已许给了远方的梁园客,期待着爱情的承诺和相伴到老。然而,现实中的刻画与努力并未带来预期的结果,"春宵一刻黄金百"揭示了时光的珍贵,但她的期待仍未实现。"待烛下重见"表达了对重逢的渴望,"绣枕畔,泪尚赤"则流露出深深的失望与哀愁。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内心情感波澜,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作中对于闺怨主题的独特诠释。
楼观俯长江,竹树蔽修岭。
入门却立惊,清旷非人境。
福地包形胜,真仪入范镕。
护持国祚永,报贶年谷丰。
蓬莱杳莫寻,弱水三万里。
我欲试丹诀,诛茅或在此。
神仙可学否,要且扶颓龄。
生当兵火日,飘泊安得宁。
爱之不可留,弛担休信宿。
白鹤唳石坛,香烟绕云屋。
夜久万籁息,松风度玉琴。
潇然不能寝,相伴一哀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