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秀野极目亭韵·其一》
《次秀野极目亭韵·其一》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偶向新亭一破颜,高情直寄有无间。

地偏已隔东西路,天阔长围远近山。

浩荡只愁春雾合,轮囷却喜暮云还。

不堪景物撩人甚,倒尽诗囊未许悭。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名为《次秀野极目亭韵(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偶至新亭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首联“偶向新亭一破颜,高情直寄有无间”开篇即以“偶向”二字点明诗人是偶然来到此地,新亭之景令他心生愉悦,高远的情怀在虚实之间自由流转。颔联“地偏已隔东西路,天阔长围远近山”则进一步描绘了新亭周围的地理环境,地势偏僻,道路被阻隔,但广阔的天空下,远处的山峦环绕,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颈联“浩荡只愁春雾合,轮囷却喜暮云还”转而抒发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慨。春天的雾气让人心生忧虑,担心美景不再,但傍晚时分,云彩归来,又让诗人感到欣喜。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尾联“不堪景物撩人甚,倒尽诗囊未许悭”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内心的激动之情。他感叹自己虽有满腹诗才,却仍觉得无法充分捕捉到眼前的景致,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满足交织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新亭周围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和感遇并杂诗六首·其三

有虞昔南狩,死葬苍梧山。

帝子泣幽怨,至今竹斑斑。

重华骨已朽,淳朴何时还。

我欲往从之,洞庭汨孱颜。

梦寐奠灵琐,怀椒候其间。

安得御风去,挥手谢人寰。

(0)

冯性之以顾定之墨竹寄其友方时举题曰清风来故人索赋一绝

故人别去每相思,修竹清风若见之。

凤鸟不来春又暮,湘云吹断玉参差。

(0)

河船口占八首·其三

昨夜江头秋雨急,晓看新水已平堤。

堤边红蓼开无数,树树相依穗穗齐。

(0)

题望云卷

英英天际云,有若游子衣。

孤云常在望,游子行未归。

亲舍渺何许,心与云俱飞。

愿为故山树,孤云日相依。

(0)

谩兴七首·其二

青青荠菜和云瘦,白白梅花亚雪开。

怪底江鸥野心性,窥鱼照影去还来。

(0)

送金华何生还乡觐省·其五

送儿出去望儿归,看尽雏鸦弄夕晖。

清晓开门儿却到,蟏蛸飞上老莱衣。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