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虞昔南狩,死葬苍梧山。
帝子泣幽怨,至今竹斑斑。
重华骨已朽,淳朴何时还。
我欲往从之,洞庭汨孱颜。
梦寐奠灵琐,怀椒候其间。
安得御风去,挥手谢人寰。
有虞昔南狩,死葬苍梧山。
帝子泣幽怨,至今竹斑斑。
重华骨已朽,淳朴何时还。
我欲往从之,洞庭汨孱颜。
梦寐奠灵琐,怀椒候其间。
安得御风去,挥手谢人寰。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妙声所作的《和感遇并杂诗六首(其三)》。诗人以虞舜南巡的典故开篇,描述了舜帝死后葬于苍梧山的悲剧,表达了对舜帝的哀悼以及对古代淳朴风尚的怀念。接着,诗人表达了想要追随舜帝而去的意愿,但又感叹无法御风而行,只能在梦境中前往祭祀,寄托哀思。最后,诗人挥手告别尘世,流露出超脱世俗的出世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借古抒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无奈。通过虞舜的典故,诗人寓言性地表达了对道德高尚、淳朴社会的向往,以及对个人无法摆脱世俗束缚的感慨。
风凄漏永暗银河,滴响空阶碎玉壶。
无那骚心思纷坠,且教高咏和寒梧。
闲心欲寄云中鹤,逸兴旋怀江上鲈。
莫使扶摇不可即,他年惆怅旧时粗。
空房夜气清,落月傍檐明。
念我平生友,相望隔荒城。
我老未厌书,破窗犹短檠。
君亦不奈闲,默坐数残更。
共结香火社,同寻文字盟。
王子潮州来,一笑冠攲倾。
午饭展僧钵,村醪倾客瓶。
相逢但谈道,绝口不论兵。
未免俗眼笑,屡遭时辈轻。
人生各有趣,小大俱有程。
譬彼涧底松,难伴池中萍。
云鹏与斥鴳,已矣两忘情。
一洗瘴海耳,此言君可听。
长嚣而寂,方作而息。如射破的,初不以力。
子居深山,又处绝顶。避嚣不作,二事俱屏。
往来临川,道里且千。一见我喜,如旧交然。
我欲属子,重于发言。子请则坚,之子之贤。
遍寻诸方,不主先入。唯是之从,何拘何执。
惟昔善财,我曹之师。其心广大,谁能间之。
山高海深,德则不孤。不深不高,培塿潢污。
奚必深山,惟静之守。求寂念息,以阅永久。
柴桑无复陶元亮,谷口虚传郑子真。
二子风流知有在,且留馀味及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