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翠寒盟,绣鸳人懒,苔痕锁遍朱门。
非雨非晴,琐窗长是黄昏。
远山约略逞愁黛,试推帘、已隔重云。
是年时、中酒心情,天亦微醺。
黏天芳草无情碧,便不经离别,已够销魂。
柳眼惺忪,长条未惯牵人。
杏花深处携樽去,任鸠声、啼遍前村。
怕重来、绿到天涯,辜负寻春。
拾翠寒盟,绣鸳人懒,苔痕锁遍朱门。
非雨非晴,琐窗长是黄昏。
远山约略逞愁黛,试推帘、已隔重云。
是年时、中酒心情,天亦微醺。
黏天芳草无情碧,便不经离别,已够销魂。
柳眼惺忪,长条未惯牵人。
杏花深处携樽去,任鸠声、啼遍前村。
怕重来、绿到天涯,辜负寻春。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阴沉的景象,情感深沉而哀婉。词人通过“拾翠寒盟”、“绣鸳人懒”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慵懒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忧郁。接着,“非雨非晴,琐窗长是黄昏”,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阴郁,仿佛时间停滞在了无尽的黄昏之中。
“远山约略逞愁黛,试推帘、已隔重云。”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远山的轮廓比作愁眉,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思念与期盼,但又被重重云雾所阻隔,难以触及。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刻,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失落与无奈。
“是年时、中酒心情,天亦微醺。”这里不仅写出了主人公因思念而产生的醉意,也暗喻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仿佛整个天地都为这份情感所感染,带上了淡淡的忧伤。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的手法,使得词作具有了更广阔的意境和更深邃的情感层次。
“黏天芳草无情碧,便不经离别,已够销魂。”芳草虽绿,却无情地映衬着主人公内心的离愁别绪,即使没有经历离别,这份情感已经足以让人心碎。这一句通过对比,强化了情感的深度,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柳眼惺忪,长条未惯牵人。”柳树初醒,枝条轻柔,似乎还未习惯与人相依,这既是对外在景物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隐喻。柳树的柔弱与多情,与主人公的孤独与渴望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词作的抒情色彩。
“杏花深处携樽去,任鸠声、啼遍前村。”主人公在杏花盛开的地方饮酒自遣,任由杜鹃的啼叫声回荡在村庄之间。这一场景既展现了主人公试图通过饮酒来排解内心的苦闷,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与主人公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
“怕重来、绿到天涯,辜负寻春。”最后,词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害怕再次面对无尽的绿色,错过寻找春天的机会。这句话既是对当前情感状态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对春日阴沉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期待的画面。词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
夜坐飞蚊息,凉生户牖中。
稍披风力快,俄听雨声雄。
疠疫千家净,炎蒸一夕空。
安眼知处处,端的谢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