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贼何充斥,咆哮剧虎狼。
焚烧靡孑遗,逃窜各仓皇。
骨肉稀音问,交游有死亡。
忧来频怅望,清泪湿衣裳。
盗贼何充斥,咆哮剧虎狼。
焚烧靡孑遗,逃窜各仓皇。
骨肉稀音问,交游有死亡。
忧来频怅望,清泪湿衣裳。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盗贼横行的社会景象,充满了悲凉与哀伤的情感。诗人以“盗贼何充斥,咆哮剧虎狼”开篇,将盗贼比作凶猛的虎狼,形象地展现了盗贼的猖獗与恐怖。接着,“焚烧靡孑遗,逃窜各仓皇”两句,描绘了盗贼肆虐下百姓的惨状,房屋被焚毁,生灵涂炭,人们四处逃亡,惶恐不安。诗人通过“骨肉稀音问,交游有死亡”进一步揭示了战乱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破坏,亲人之间失去联系,朋友间也有人不幸离世,社会秩序和人伦亲情遭受重创。最后,“忧来频怅望,清泪湿衣裳”表达了诗人对这场灾难的深切忧虑和哀痛,泪水不仅湿润了衣物,更是心灵深处痛苦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动荡时期人民生活的苦难,以及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和平稳定的强烈渴望。
湖水碧溶溶,寒漪四望通。
龟鱼游浩渺,凫鹜下虚空。
爽气吟窗外,清光钓艇中。
一襟时自快,多谢北轩风。
素质静相依,清香暖更飞。
笑从风外歇,啼向雨中归。
江令歌琼树,甄妃梦玉衣。
画堂明月地,常此惜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