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交流处,寒潮泻碧空。
鼋鼍骄跋浪,雁鹜饱乘风。
远树含烟绿,危樯挂日红。
一声长笛晚,岚气正濛濛。
江汉交流处,寒潮泻碧空。
鼋鼍骄跋浪,雁鹜饱乘风。
远树含烟绿,危樯挂日红。
一声长笛晚,岚气正濛濛。
这首清代诗人蒋本璋的《汉口》描绘了江汉交汇之地的壮丽景色。首句"江汉交流处"点明了地理位置,暗示着水汽交融的生动画面。"寒潮泻碧空"则写出江水与天空的交汇,寒意与清澈的色调相映成趣。
"鼋鼍骄跋浪"运用了象征手法,鼋鼍代表了江中的生物,它们在潮水中显得威猛,展现了自然的力量。"雁鹜饱乘风"则描绘了大雁和野鸭在顺风中翱翔的场景,充满了生机。
"远树含烟绿"通过朦胧的烟雾和翠绿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危樯挂日红"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高耸桅杆,色彩鲜明,富有动态感。
最后一句"一声长笛晚,岚气正濛濛"以悠扬的笛声和傍晚时分的岚气,为全诗增添了诗意的余韵,展现出江汉口傍晚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汉口的自然风光,既有动态的江潮和飞翔的鸟群,又有静谧的树林和落日余晖,动静结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肃肃白虎殿,潭潭承明庐。
人皆通籍游,我独老饭蔬。
譬彼兽啖土,岂其恶甘腴。
道穷吾何之,只得归荷锄。
盛夏督耘耔,先春理陂渠。
低徊居未宁,倏忽岁又除。
但怯簿有债,谁羞门少车。
载歌裹饭辞,谒酒聊自娱。
念子早奋拔,声华系名驹。
谁云破青衫,罪谤更勃如。
朝野固异分,知安尽夷途。
牛衣与樵歌,各是对妻孥。
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是为极则。
胡来胡现,汉来汉现。随所运用,莫非方便。
在迩求远,知深昧浅。头上安头,以口为眼。
以相而现,略无异同。一有所扣,则犹撞钟。
缘不我契,漫尔形容。稽首导师,如日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