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中十三子,邂逅相寻良有以。
顷向上筵何事醉,一时谪在人间世。
八百年后还升真,武夷真君真主人。
天台有籍安得知,不谒子骞谁与祈。
紫云中下龙潭雨,尤喜张仙好诗句。
武夷山中十三子,邂逅相寻良有以。
顷向上筵何事醉,一时谪在人间世。
八百年后还升真,武夷真君真主人。
天台有籍安得知,不谒子骞谁与祈。
紫云中下龙潭雨,尤喜张仙好诗句。
此诗《览武夷记》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描绘了对武夷山的景仰之情。诗中以“武夷山中十三子”开篇,寓意深刻,象征着诗人对武夷山的向往与追寻。接着,“邂逅相寻良有以”,表达了偶然相遇的惊喜与必然性之间的微妙关系。
“顷向上筵何事醉,一时谪在人间世。”这两句通过描述过去宴会上的醉态,暗示了诗人曾经的沉醉与失落,同时也揭示了他被贬谪于尘世的经历。这种情感的转折,为后续的诗意铺垫了情感基调。
“八百年后还升真,武夷真君真主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武夷山神灵的崇敬,期待自己能在八百年后得到升仙的机会,成为武夷山的真正主人。这种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天台有籍安得知,不谒子骞谁与祈。”诗人将武夷山与天台山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武夷山独特地位的认可。同时,通过“不谒子骞谁与祈”的疑问,进一步强调了对武夷山神灵的虔诚与依赖。
最后,“紫云中下龙潭雨,尤喜张仙好诗句。”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神秘而美丽的画面:紫云之中,龙潭之雨落下,诗人特别喜爱张仙(传说中的神仙)的诗句。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精神追求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日本师僧皆可喜,不惮鲸波千万里。
捐躯为法到南方,如此出家今有几。
苦参的是禅家流,密證潜符更奇伟。
从来佛祖是生冤,肯认山河为自已。
五千馀卷纸上语,却笑痴蝇钻未已。
自家宝藏无一物,尽大地人提不起。
年穷腊尽归去来,东风入律梅花开。
偶遇乘槎侣,因辞下泽车。
客程兼旦暮,川路滞风沙。
石碎愁鹅子,汀长怯犬牙。
急湍腾雪马,浅溜蹙霜花。
聚舫时连鹢,攒篙若斗蛇。
去留因地利,漂泊任天涯。
洲指黄牛近,山瞻白鹤遐。
潭烟迷浦溆,岸火识人家。
系缆安桩栻,偎篷宿苇葭。
中宵渔响歇,向晓雁声哗。
忽忆别期促,还怜光景赊。
剑愁分紫气,酒喜酌彤霞。
坎壈身如寄,蹉跎鬓欲华。
相期何处好,勾漏问丹砂。
南有山,高维虚矣。其上伊石,不可以舆兮。
念子之远,莫我愉兮。南有水,清维流矣。
其泮伊陆,不可以舟兮。念子之远,莫我俦兮。
盲风凄凄,卉木病瘁。我行吴会,曷其底居。
二三君子,眷我寡类。勉进厥脩,终始令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