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的藏主归里》
《送的藏主归里》全文
元 / 梵琦   形式: 古风

日本师僧皆可喜,不惮鲸波千万里。

捐躯为法到南方,如此出家今有几。

苦参的是禅家流,密證潜符更奇伟。

从来佛祖是生冤,肯认山河为自已。

五千馀卷纸上语,却笑痴蝇钻未已。

自家宝藏无一物,尽大地人提不起。

年穷腊尽归去来,东风入律梅花开。

(0)
鉴赏

这首诗《送的藏主归里》由元末明初的梵琦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佛法修行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首句“日本师僧皆可喜”,诗人以一种宽广的胸怀接纳了来自遥远日本的僧侣,表达了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修行者的尊敬与喜悦。接着,“不惮鲸波千万里”描绘了僧人们克服重重困难,跨越广阔海洋,远赴南方求法的壮举,体现了他们坚定的信仰与毅力。

“捐躯为法到南方”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僧人们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接下来的“如此出家今有几”则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还有多少人能像古代僧侣那样,为了信仰而甘愿付出一切?

“苦参的是禅家流,密證潜符更奇伟”两句,揭示了佛教修行的深度与复杂性,禅宗修行者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与实践,探寻生命的真谛。而“从来佛祖是生冤,肯认山河为自已”则表达了对传统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即真正的修行者不会将物质世界视为自己的所有,而是超越了个人的欲望与执着。

“五千馀卷纸上语,却笑痴蝇钻未已”这一句,以生动的比喻,讽刺了那些沉迷于文字表面,未能领悟佛法精髓的人,强调了深入理解和实践的重要性。最后,“自家宝藏无一物,尽大地人提不起”则点明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万物皆空,唯有内心的觉醒才是真正的财富。

“年穷腊尽归去来,东风入律梅花开”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预示着修行者在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磨砺后,最终回归内心平静,如同冬去春来,梅花盛开,象征着生命的新生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修行经历的描述,以及对佛法深奥哲理的探讨,展现了梵琦对佛教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修行价值以及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梵琦
朝代:元   字:楚石   籍贯:浙江象山   生辰:?—1370

(?—1370)元明间僧人。浙江象山人,俗姓朱,字楚石,小字昙曜。出家后居嘉兴天宁寺。明初太祖建法会于蒋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为第一。学行为当世所推崇,禅寂之外,专志净业。自号西斋老人。所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皆蕴含净土宗教义以劝世。
猜你喜欢

清泉亨老寄鼓枕二首·其一

团团鼓枕样新传,竹簟绳床得饱眠。

耳界若闻声外意,不须挝击也铿然。

(0)

致中惠瓜因成二绝句·其一

故人夙有瓜畦约,走送筠篮百里间。

翠甒琼罂才一握,极知风味胜黄斑。

(0)

绝句五首·其一

目送孤鸿独倚楼,晚风吹泪更横流。

蕉花落处蛮烟碧,六十三程是白州。

(0)

句·其一

绿柳阴中狮子巷,白蘋亭畔骆驼桥。

(0)

摄鼓院

分曹正在壁门东,兼假犹惭两院通。

谏鼓无声谁讼枉,匦函有疏为平戎。

柳分御路晓烟碧,花绕宫墙初日红。

退食心閒了无补,西风吹影鬓如蓬。

(0)

与毛茶干赵司法游东湖四首·其三

才隽真龙种,官闲似马曹。

班扬趋后胜,李杜漫残膏。

阿阁宜巢凤,词林合跨鳌。

未应久留滞,湖海只诗豪。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