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飞鹊.嘉兴晓发》
《夜飞鹊.嘉兴晓发》全文
明 / 沈谦   形式: 词  词牌: 夜飞鹊慢   押[尤]韵

前江月初上,喧动邻舟。渔火远映津楼。

从来客睡不曾着,况听旅雁啾啾。

征衫露华暗满,恨孤身冲晓,衰鬓惊秋。

吴歌欸乃,动离情、一样声柔。

宛转寒溪数里,回首见孤城,宿雾徐收。

遥忆兰闺昨夜,残灯欹枕,也恁閒愁。

苦无消息,拟缄书、又怕沉浮。

奈鸳鸯湖水、再三嘱付,不肯西流。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清晨从嘉兴出发时所见的江景与内心的感受。首句“前江月初上,喧动邻舟”以月升江面、邻舟喧闹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喧嚣的氛围。接着,“渔火远映津楼”一句,通过渔火与津楼的映照,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息。

“从来客睡不曾着,况听旅雁啾啾”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因旅途劳顿而难以入眠的状态,以及听到旅雁哀鸣时的感伤心情。这种对孤独和漂泊的感慨,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征衫露华暗满,恨孤身冲晓,衰鬓惊秋”几句,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衣衫被露水浸湿、独自在清晨出发、鬓发在秋风中显得苍老,进一步强化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岁月的流逝感。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吴歌欸乃,动离情、一样声柔”则通过引用吴地的民歌,将情感推向高潮。吴歌的柔美与离别之情相互交织,不仅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也加深了对离别的哀愁与不舍。

“宛转寒溪数里,回首见孤城,宿雾徐收”描绘了诗人行进途中所见的景色,寒溪蜿蜒,孤城隐约,雾气渐散,这些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旅途的艰难与希望。

最后,“遥忆兰闺昨夜,残灯欹枕,也恁闲愁”将思绪拉回至家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与内心的孤独。而“苦无消息,拟缄书、又怕沉浮”则体现了诗人对外界信息的渴望与担忧,以及对书信传递的不确定性的无奈。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清晨出发时的所见所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离别与孤独的感慨,以及对家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思考。

作者介绍

沈谦
朝代:明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明诸生。少颖慧,六岁能辨四声。长益笃学,尤好为诗古文。崇祯末,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医为业。有《东江集钞》、《杂说》等。
猜你喜欢

题甘衷素小影

青松白石不沾尘,野服科头意自真。

一坐空山非易得,十年南北倦游人。

(0)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十五

烽火兼舟楫,艰危四十馀。

几为弓外鹄,一葬海中鱼。

债岂他生偿,名应狱吏书。

闲来寻旧将,追问乱离初。

(0)

送朱子蓉归嘉兴兼柬其兄子葆

七年之间三别子,两在山中一城里。

休论心迹未能并,可惜头颅只如此。

风尘拓落何所为,东溪片月当茅茨。

老兄能歌弟能和,松花酒熟清堪携。

北方苦旱南征伐,无事区区一吴越。

高天且陨不自忧,杞国狂夫空白发。

(0)

送李苍水入国学兼寄相如二首·其一

燕齐一万里,风雪几人来。

岳势晴犹白,河声撼不开。

新吟添倚马,古意满衔杯。

宫是招贤旧,无妨国士才。

(0)

送沈甸华归杭州

边沙作霾曀衢陌,行子居人总成客。

五羊城里三见君,匆匆不得论心迹。

君驱高毂日涉野,我倚长竿钓山下。

毛锥不及带刀人,牧马童儿笑儒者。

夜梦西湖春兴生,归艎正月送君行。

大小岭头雪未尽,南北峰高花始明。

花光雪色遥相接,花残雪尽应停楫。

六桥清浅见泥沙,潜虬何处藏鳞鬣。

倒尽今时别酒樽,余亦著书终闭门。

命驾相思何可易,因风书札倘能存。

(0)

过薛剑公不值

竹窗虚掩读书堂,远近游踪日已黄。

舍瑟定偕童子去,采芝还入老人行。

苔侵旧绿缘金井,花散高红点石床。

一度不留君未惜,年年归路属春阳。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