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根分上下,月窟几晴阴。
老树吹来古,流芳直到今。
四时花不断,一本理尤深。
记得南轩说,要观生物心。
天根分上下,月窟几晴阴。
老树吹来古,流芳直到今。
四时花不断,一本理尤深。
记得南轩说,要观生物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画面。开篇“天根分上下,月窟几晴阴”两句,通过对天地之根和月亮运行变化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宏大和无常。
接下来的“老树吹来古,流芳直到今”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以及这种传统能够跨越时空,影响后世的深刻认识。
“四时花不断,一本理尤深”则是对自然界生生不息、生命力旺盛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宇宙规律的思考,这种规律(一本理)是深邃而又值得探索的。
最后,“记得南轩说,要观生物心”表明诗人在闲居生活中,通过南轩(可能指某位高僧或智者)的教诲,去观察和领悟万物的心性,这也是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探究。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哲思,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秦望山前晓雁斜,蕺山云外看黄花。
谁能蒂芥关心绪,且插茱萸伴物华。
岁计簿书宁有尽,日生公事了无涯。
樽前况有兵厨酒,不待兵厨酒亦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