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褒斜路,窈窈郑真谷。
斯人已千载,高谊犹在目。
绵绵褒斜路,窈窈郑真谷。
斯人已千载,高谊犹在目。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自然景观,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眼前风光,表达了对过去文化遗产的缅怀与尊重。
"绵绵褒斜路" 表示山谷中的小路曲折而延伸,给人以柔和而悠长之感。"窈窈郑真谷" 则形容隐真谷幽深静谧,其深邃程度如同古代的郑国一般,这里的“郑”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郑国或郑人。
"斯人已千载,高谊犹在目"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文化遗产的怀念。"斯人" 指的是过去的人物,而"千载" 则意味着已经过去了很长的时间。但是"高谊"(即高洁的品格或言论)依然如在眼前,似乎可以触摸到,这表明诗人对那些文化遗产的尊重和怀念之深。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结合,传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事物的不舍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