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汪翔甫和西城吕全州见过四首·其一》
《次韵汪翔甫和西城吕全州见过四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想见花间路,篮舁草草装。

叩门驯犬喜,入室蠹鱼香。

蹑石苔粘屐,眠松露滴床。

焉知人世事,积甲又宜阳。

(0)
翻译
想象中走在花丛小径,简易竹篮装载着杂物。
敲门时,温顺的狗儿欢喜迎接,室内弥漫着蛀虫蛀过的书卷香气。
踏着长满青苔的石头,鞋子沾湿;躺在松软的床上,露水滴滴答答落下。
谁能料到世间纷扰,连堆积的甲胄也似乎预示着战事的升温。
注释
想见:想象。
花间路:花丛小径。
篮舁:竹篮。
草草装:简易装载。
叩门:敲门。
驯犬:温顺的狗。
蠹鱼:蛀虫(这里指书籍被蛀虫侵蚀)。
香:香气。
蹑石:踏着石头。
苔粘屐:鞋子沾满青苔。
眠松:躺在松树下。
露滴床:露水滴落床榻。
焉知:谁能料到。
人世事:世间纷扰。
积甲:堆积的甲胄。
宜阳:预示着战事升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想见花间路,篮舁草草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某个地方的怀念,那里有被野草覆盖的小道,给人的感觉是既幽静又自然。

"叩门驯犬喜,入室蠹鱼香。" 诗人通过描述门外友好的狗和室内烹饪的鱼,展现了归隐生活中的温馨与满足。

"蹑石苔粘屐,眠松露滴床。"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界的亲密接触,诗人脚下的苔藓、睡眠时松叶上的露水,都在强调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一句 "焉知人世事,积甲又宜阳。" 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尘世烦恼的不解,同时也在暗示自己更愿意选择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语言简洁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传递出了一种超脱红尘、归于自然的心境。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题郑秋堂山水幅

君家三绝此其一,画此春山白云出。

春山郁郁何葱葱,云捲忽随缣素空。

偶然断出林岫色,复叠不知千万重。

长松飘风子堕瓦,下有读书长啸者。

坐看生灭云耶山,斯人怀抱岂等闲。

我欲扁舟一相访,侧身天地何由往。

(0)

遇雨止云谷寺·其二

斋厨列蔬果,茗味更清绝。

老僧喜相告,幸未山水发。

往年梅雨多,岭径每漂没。

崖颠田数亩,冲入万丈窟。

间有槱苏人,焉能辨存殁。

闻言笑谢之,毋为诧咄咄。

如此名山中,岂受征夫骨。

不祷得神庇,我心滋臬虺。

衣薄深山寒,且与煨榾柮。

(0)

子夜歌·其一

思君月正圆,望望月仍缺。

多恐再圆时,不是今宵月。

(0)

杂咏·其六

子云耽清净,家贫常晏如。

奇字世不识,不知读何书。

若为玄秘言,惜此名山躯。

后尘匪能步,尚哉珍令誉。

(0)

题墨莲长卷·其一

万柄荷香十幅笺,混茫直欲接终篇。

恍疑船在花中住,四壁云霞一线天。

(0)

辛未九月廿一日,小集壶园赏菊,同人各以诗见贻,更唱迭和勉为酬答,共得诗八章合录之,聊纪一时之兴·其七

晚节谁夸昼锦堂,秋容且醉菊花觞。

何须科第方为贵,能励廉隅始觉强。

诗品独高陶靖节,酒仙甘让贺知章。

龙头属老从来有,珍重桑榆爱景光。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