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州思禹绩,建国缅尧封。
楚汉惟蜗角,山川实地冲。
澶渊徙以后,渤海入无从。
迩日淤尤甚,防秋策预供。
用爰纡六辔,都大为三农。
恬浪徐鸣桨,洪流高指墉。
惊心斯创见,著意敢辞慵。
宁更言多费,惟勤救鞠讻。
石堤筑一律,苇埽胜千重。
惟是补偏计,曾无永逸庸。
黄楼读昔赋,宋代即今踪。
谩诩新沙刷,寅哉兹偶逢。
画州思禹绩,建国缅尧封。
楚汉惟蜗角,山川实地冲。
澶渊徙以后,渤海入无从。
迩日淤尤甚,防秋策预供。
用爰纡六辔,都大为三农。
恬浪徐鸣桨,洪流高指墉。
惊心斯创见,著意敢辞慵。
宁更言多费,惟勤救鞠讻。
石堤筑一律,苇埽胜千重。
惟是补偏计,曾无永逸庸。
黄楼读昔赋,宋代即今踪。
谩诩新沙刷,寅哉兹偶逢。
此诗描绘了诗人渡过黄河,驻足徐州时的所思所感。开篇“画州思禹绩,建国缅尧封”以古代圣王禹和尧的治国功绩起笔,表达了对先贤智慧与德行的敬仰。接着“楚汉惟蜗角,山川实地冲”则以历史上的楚汉之争为背景,强调了自然地理的重要性。
“澶渊徙以后,渤海入无从。迩日淤尤甚,防秋策预供”四句,通过描述黄河泥沙沉积的情况,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与治理的紧迫性。接下来“用爰纡六辔,都大为三农。恬浪徐鸣桨,洪流高指墉”描绘了渡河时的场景,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人类智慧的肯定。
“惊心斯创见,著意敢辞慵。宁更言多费,惟勤救鞠讻”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畏艰难的决心,以及对勤勉努力的重视。后半部分“石堤筑一律,苇埽胜千重。惟是补偏计,曾无永逸庸”则进一步阐述了治理黄河泥沙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强调了持续努力的重要性。
最后,“黄楼读昔赋,宋代即今踪。谩诩新沙刷,寅哉兹偶逢”以黄楼为引,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表达了对过去智慧的回顾与对当前挑战的应对态度。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深思熟虑。
千里行秋,支筇背锦,顿怀清友。殊乡聚首。
爱吟犹自诗瘦。
山人不解思猿鹤,笑问我、韦娘在否。
记长堤画舫,花柔春闹,几番携手。别后都依旧。
但靖节门前,近来无柳。盟鸥尚有。可怜西塞渔叟。
断肠不恨江南老,恨落叶、飘零最久。
倦游处,减羁愁,犹未消磨是酒。
一病废百嗜,好文心未忘。
南窗纳虚明,罗列陈缣缃。
茫昧考巢燧,典章断虞唐。
清妍进屈景,隽永旌苏张。
少狂不自料,遇事形文章。
误逢作者叹,因复力披攘。
蹉跎生白发,始紬石室藏。
粗见汉家事,濡毫时否臧。
文词比工祝,不殊公卿行。
何用疲心精,舍本弃耕桑。
读赋意凌云,律令尊张汤。
荣华系遇合,才技无短长。
颇师老氏术,抱璞和其光。
无营以卒岁,刻意翰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