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江南.寄阴权》
《望江南.寄阴权》全文
宋 / 张继先   形式: 词  词牌: 忆江南

秋夜事,月里竹亭亭。

清籁与谁喧池水,微风遣我下檐楹。圆缺若为情。

终南道,累寄笑歌声。

丹阙夜凉通马去,黄河天晓照舟横。联辔去还成。

(0)
注释
秋夜事:秋天的夜晚景色。
月里竹亭亭:明亮月光下的竹亭。
清籁:清脆的声音。
喧池水:与池水的喧闹。
累寄笑歌声:长久以来寄托的笑声和歌声。
丹阙:红色的宫殿。
联辔:并驾齐驱。
翻译
秋夜里的景象,明亮的月光洒在竹亭。
清脆的声音与谁共池边喧闹,微风轻轻吹过屋檐和厅堂。月亮的盈亏仿佛有情感。
在终南山的路上,我寄托着欢声笑语。
夜晚的宫殿凉意透出,马儿穿过;天亮时,黄河映照着横卧的船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继的作品,名为《望江南·寄阴权》。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

"秋夜事,月里竹亭亭。清籁与谁喧池水,微风遣我下檐楹。圆缺若为情。"

这几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场景,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站在竹影婆娑的亭子里,聆听着清晰可闻的声音与池水交织成一片喧哗声响。微风轻拂,让诗人的思绪飘逸到檐下的横木上。这里的“圆缺若为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故土的深切怀念,月亮时圆时缺,就像人的情感一样,充满变化。

"终南道,累寄笑歌声。"

诗人沿着终南山脉之路,一次又一次地将自己的欢笑和歌声托付给风,希望这些声音能够穿越距离,传达到远方亲友的心中。

"丹阙夜凉通马去,黄河天晓照舟横。联辔去还成。"

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在清晨时分乘船渡过黄河,感受到了河水的宽广与壮观,以及旅途中的辛劳和情谊的交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远方亲友深切思念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张继先

张继先
朝代:宋   字:嘉闻   号:翛然子   籍贯:林灵素真   生辰:1092-1127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猜你喜欢

次韵早行

夙驾星光动,徐行雾气迷。

塞鸿翻月去,胡马向风嘶。

柝静谯门晓,轮攲沙路低。

颇思眠蕙帐,枕上听邻鸡。

(0)

以糟蟹送曾守

太湖九月霜波寒,郭索不幸逢渔蛮。

谁令骨醉糟丘里,使我涎流书卷间。

黄堂丈人思幼玉,耳边不复亲丝竹。

一杯聊使破愁颜,要遣诗情踵山谷。

(0)

九日官舍种竹

独整陈编对北窗,烟云浑欲助凄凉。

庭前且使竹交翠,篱下从他菊自黄。

远官只今同旅泊,壮怀谁复问行藏。

携壶已失登临便,不待微吟恨夕阳。

(0)

次蒋元肃韵

酒杯三十六人衔,劝我殷勤不止三。

长记白蘋离浙右,忍看丹荔别泉南。

自惭政似阳城拙,那得棠如召伯甘。

见说广文尤惜别,好诗千里送归骖。

(0)

八月十五日贡院落成宾僚咸集斥世俗之乐不用饮文字也把杯邀月诵香满一轮中句即席赋诗以勉多士

扬辉秋月悬青天,今夕何夕光更圆。

琼为楼台玉为宇,广寒境界移清泉。

月斧云斤天上手,万间突兀摩星斗。

白头郡守呼众宾,共饮落成文字酒。

龙虎群仙上界还,手移桂种栽泉山。

千枝万枝香不断,人人有分行当攀。

姮娥慇勤寄消息,科第要从勤苦得。

丹桂在君书卷中,不须遥向蟾宫觅。

(0)

提舶送荔支借用前韵

舶台丹荔新秋熟,风味如人自不同。

名字未安真缺典,从今呼作马家红。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