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罢。趁一扇障尘,双鞋替马。
正晓凉天气,平地澹如画。
远风吹聚蓬瀛侣,人影垂杨下。
比前番、燕态全轻,鹭情尤雅。好景渐宜夏。
看萍点钱圆,浪文绫砑。依约江南,倒绿映檐瓦。
无人竞渡空流水,引起思乡话。
向波湾、试觅渔竿共把。
早朝罢。趁一扇障尘,双鞋替马。
正晓凉天气,平地澹如画。
远风吹聚蓬瀛侣,人影垂杨下。
比前番、燕态全轻,鹭情尤雅。好景渐宜夏。
看萍点钱圆,浪文绫砑。依约江南,倒绿映檐瓦。
无人竞渡空流水,引起思乡话。
向波湾、试觅渔竿共把。
这首《探芳信·午日重到荷池同邹太史泰和》是清代黄之隽所作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端午节时分,词人再次来到荷池边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清晨的宁静与美好。
词的开篇“早朝罢。趁一扇障尘,双鞋替马。”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词人在忙碌的官场生活之后,趁着清晨的凉爽,用扇子遮挡尘土,穿着一双鞋代替马匹出行的情景,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接着,“正晓凉天气,平地澹如画。”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凉爽氛围,将大地比作一幅淡雅的画卷,形象地描绘出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
“远风吹聚蓬瀛侣,人影垂杨下。”描绘了远处微风轻拂,聚集着如同蓬莱仙境般的伴侣,人们在垂柳之下留下身影的画面,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比前番、燕态全轻,鹭情尤雅。”通过对比,强调了这次景象与以往的不同,燕子的姿态更加轻盈,白鹭的情态尤为优雅,进一步突出了环境的清新与和谐。
接下来,“好景渐宜夏。看萍点钱圆,浪文绫砑。”描绘了夏日特有的美景,浮萍如金钱般点缀水面,波浪泛起的纹理如同精美的绫缎,生动地展现了夏日荷池的生机与活力。
“依约江南,倒绿映檐瓦。”则通过想象江南的景色,倒映在屋檐瓦片上的绿色,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增加了词作的意境美。
最后,“无人竞渡空流水,引起思乡话。”描绘了水面上无人划船,只有流水静静流淌,这引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向波湾、试觅渔竿共把。”则是词人想象自己在波光粼粼的水湾中,寻找着鱼竿,与他人一同垂钓,享受着宁静与和谐的时光,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端午节荷池边的美丽景色和词人内心的宁静与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境的佳作。
吾郡称多士,君家总俊游。
仲方在间散,伯又袭编修。
道与时升陈,宾随去可留。
邮亭还祖饯,别意爽於秋。
曾见端平进士评,邱君磊落榜中英。
忘形尔汝同年集,驰志伊吾即日行。
举子能谈真将略,元戎夸得好门生。
可怜书剑浑无用,才力如何与命争。
领袖乡庠四十年,被书误是到华颠。
玉川大用不及试,东野古心常自鞭。
抱疢二诗知命语,遗骸怀偈小乘禅。
修文地下非公愿,生则当生兜率天。
望层霄、五云开处。
屏星光射螺浦。
复来七日冬将至,恰则岳神生甫。
梅半吐。
试索笑巡檐,稍稍香风度。
花娇欲语。
问昔日治平,吴公无传,今请为公歌襦袴。
□□□,玉粒家家丰贮。
因人岂关天数。
金城千里谁能护,前召又逢后杜。
□□□。
见说道、长安新筑沙堤路。
班催鹭序。
春色醉蟠桃,胸中色线,待把衮衣补。
天启黄旗运,复见汉黄香。
名高黄榜,飞黄腾入鸳行。
文彩苏黄而上,政事龚黄而右,黄纸选循良。
黄见眉间色,卿月照黄堂。
调黄钟,舞黄鹤,醉鹅黄。
黄云催熟,黄童老叟庆金穰。
间展黄庭一卷,自爱黄花晚节,黄閤日偏长。
印佩黄金斗,黄发半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