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何萧瑟,秋山正寂寥。
涧寒无宿鸟,谷响有归樵。
衣破裁荷叶,园荒徙药苗。
山林多暇日,击壤咏唐尧。
暮雨何萧瑟,秋山正寂寥。
涧寒无宿鸟,谷响有归樵。
衣破裁荷叶,园荒徙药苗。
山林多暇日,击壤咏唐尧。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智的《暮雨》描绘了一幅深秋雨后山林的静谧景象。首句“暮雨何萧瑟”以傍晚的冷雨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萧瑟"二字传达出雨声的低沉和环境的落寞。接着,“秋山正寂寥”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空旷与宁静,秋意浓厚。
“涧寒无宿鸟”通过描绘涧水寒冷,连过夜的鸟儿都已离去,暗示了山中生活的孤寂。而“谷响有归樵”则以山谷回荡的樵夫砍柴声,带来一丝人间烟火的气息,打破了寂静。
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简朴,“衣破裁荷叶”,形象地展示了其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而“园荒徙药苗”则反映出园子的荒芜,但诗人并未因此沮丧,反而将药苗移栽,体现出他的坚韧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两句“山林多暇日,击壤咏唐尧”,诗人享受着山林中的闲暇时光,悠然自得,甚至在击壤(古代一种农具,此处象征简朴生活)之余,还能吟咏起古代贤君唐尧的典故,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高尚道德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生活的孤寂与宁静,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坚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宴安不可怀,百年能几何。
况今五学开,皆以礼为罗。
既书内舍籍,天门近嵯峨。
云胡久不归,滞留蜀江沱。
要须勇一往,行即中十科。
君妇定复贤,相敦戒蹉跎。
暂别德曜桉,勿操子犯戈。
会看此里闾,高车再来过。
路人笑指点,驷马金盘陀。
远游那足悲,所得盖已多。
罢酒当就途,执杯听我歌。
司业乃父兄,养材如菁莪。
吾皇之居玄都秘,龙为徼巡虎守卫。
太颠闳夭尽奔走,窦婴灌夫敢睥睨。
今年已徵虞公入,圣代岂有舜门闭。
黄君近在承明庭,著作磊落垂一世。
关子真宜校天禄,文采不减特进丽。
刘郎闻亦对宣室,上陈三宗下七制。
子当继往螭头立,我但愿若龟尾曳。
坐看指日清中原,同与老农歌乐岁。
徐州文壤基崇坛,老蔡径尺刳心肝。
铜槃照夜血光碧,上有惨澹双镆干。
请君载书许君死,彻器未竟盟已寒。
了知今人不如古,古人亦有难知处。
张生刎颈歼陈馀,郦儿给印屠诸吕。
劝君结交勿结心,报君多是逡巡人。
救饥重脱嗾獒厄,出淖曾叨食马恩。
轻言托心腹,心腹为祸媒。
畏途巉空薄侧掌,要离孤冢空崔嵬。
我愿中堂置瓮常盛酒,后列丝竹前宾友。
细腰灯前拓秋窗,有来白事酹其口。
交亦不必结,名亦不必闻。
燕南氍毹藉地醉,千载一笑平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