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七律·其五》
《梅花七律·其五》全文
宋 / 张道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雪白都无半点尘,多应滕六即花神。

孤根欲老冰霜国,一朵尽收天下春。

流水断桥谁是主,寒松疏竹合为邻。

寥寥不见古颜色,澹月微云到本真。

(0)
注释
尘:尘埃。
滕六:古代神话中的雨神。
孤根:孤独的根茎。
冰霜国:形容极寒之地。
断桥:桥身中断或损坏的桥。
寒松疏竹:寒冷季节里的松树和稀疏的竹子。
寥寥:稀少,空旷。
古颜色:古代的景象或风格。
澹月微云:清淡的月光和轻薄的云彩。
本真: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状态。
翻译
雪白得没有丝毫尘埃,大概腾六就是掌管花草的神仙。
孤独的根茎在冰冷霜冻的国度里顽强生存,一朵花却能汇聚天下所有的春色。
流水环绕的断桥不知何人主宰,寒冷的松树和稀疏的竹子成为邻居。
再也见不到古时的景象,只有淡淡的月光和微云显露出事物的本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梅花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梅花坚贞不屈品格的赞赏。"雪白都无半点尘"一句,通过雪后的世界中梅花独自盛开的情景,强调了梅花的纯洁和高洁。"多应滕六即花神"则表明诗人对梅花之美的欣赏,认为其已经达到了一种精神层面的境界。

"孤根欲老冰霜国"两句,通过描写梅树在严寒中依旧坚守,体现了梅花不畏艰难、傲立雪中的高贵品质。"一朵尽收天下春"则是对梅花独自盛放的赞美之词,意味着即便是在严冬之中,它也能承载起整个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流水断桥谁是主"两句,通过描绘雪后河流断裂、桥梁被冰封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界在严寒中的静谧与孤寂。"寒松疏竹合为邻"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其他植物共同构成了一幅别致的画面。

"寥寥不见古颜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景象无法复见的感慨。"澹月微云到本真"则是对梅花之美的再次赞叹,认为在淡雅的月光和轻柔的云彩中,梅花展现出了最为真实和纯粹的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雪后梅花独自盛放的情景描写,以及对其坚贞不屈品格的赞赏,展示了作者对于梅花的深切情感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大的赞美。

作者介绍

张道洽
朝代:宋   号:实斋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生辰:1202~1268

张道洽(1202~1268)字泽民,号实斋,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猜你喜欢

题唐伯刚贯月轩

使君文采歘翩翩,投檄归来志浩然。

新构凤麟洲上屋,恰如书画米家船。

干将破壁龙俱化,脉望飞空蠹亦仙。

更试囊中五色笔,桂花香露洒银笺。

(0)

送王二归山中

阖闾城外敛馀晖,水国苍茫夕鸟微。

远火山中人未宿,孤舟江上客初归。

高林果熟经新雨,疏柳春深映旧扉。

遥想到家无一事,閒看儿女笑牵衣。

(0)

采莲曲·其一

荷叶高低笼水碧,叶下花红露沾湿,采莲渡头风正急。

风正急,棹船归,云片片,雨霏霏。

(0)

寻天台李道士斋

瑶草迷行径,丹台近赤城。

山川遥在望,鸡犬不闻声。

谷静松花落,桥横涧水鸣。

云间双鹤下,疑听紫鸾笙。

(0)

题伍公矩桂林别意册后

五岭行云七泽风,东将入海汎鸿濛。

生还却笑征南老,往事空惊塞上翁。

万里归心孤碛雁,廿年春梦五更钟。

曲江院里看花伴,物色于今尽不同。

(0)

绾蚓涂鸦不自嫌,却将毫末强楸挦。

中书老矣真无用,犹向人前要出尖。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