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僻好藏身,心閒久无事。
前轩饱食罢,后庵取茶试。
岩边启茶钥,溪畔涤茶器。
小灶松火然,深铛雪花沸。
瓯中尽馀绿,物外有深意。
滥官来此游,时得拂尘累。
莫笑后庵茶,閒中好滋味。
郡僻好藏身,心閒久无事。
前轩饱食罢,后庵取茶试。
岩边启茶钥,溪畔涤茶器。
小灶松火然,深铛雪花沸。
瓯中尽馀绿,物外有深意。
滥官来此游,时得拂尘累。
莫笑后庵茶,閒中好滋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简朴生活的高雅情趣。开篇“郡僻好藏身,心閒久无事”即设定了一种远离尘嚣、心境宁静的氛围。诗人不愿参与世俗纷争,而是乐于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寄托。
接着,“前轩饱食罢,后庵取茶试”展示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简单而有序。这里的“前轩”和“后庵”可能指的是不同的地方或时间,但也暗示了一种生活的平衡与和谐。
“岩边启茶钥,溪畔涤茶器”写出了取水煮茶的情景,“岩边”、“溪畔”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而“小灶松火然,深铛雪花沸”则描绘了煮茶时的生动场景,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如松火和雪花)增强了画面感。
“瓯中尽馀绿,物外有深意”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满足。诗人在品茶时,不仅是味觉上的愉悦,更有一种精神层面的共鸣。
最后,“滥官来此游,时得拂尘累。莫笑后庵茶,閒中好滋味”则是对那些偶尔来访的俗世官员的一种提醒和自守。诗人并没有贬低他们,而是表达了自己享受简朴生活、不与世俗纷争相扰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描写,展现了一种清高脱俗的生活理念和对自然美好的一种感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