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闰八月十四夕待月钟氏映日池馆遇雨》
《闰八月十四夕待月钟氏映日池馆遇雨》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孤斋池水上,待月拟南楼。

不谓今宵雨,翻多一度秋。

湿衣寒不见,盈手赠难投。

来夕还相望,清光为倍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闰八月十四夜晚,诗人独坐池边小屋,期待着南楼之月的情景。然而,天公不作美,夜半时分却下起了雨,使得原本期待的月色变得模糊,增添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孤斋池水上”,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孤独与静谧的氛围,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池水,等待着月亮的出现。这种孤独感与对月色的期待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番情感的波动。

“待月拟南楼”,表达了诗人对月色的向往和对美好景象的憧憬。他想象中的画面是明亮的月光洒满南楼,带来一片宁静与祥和。

然而,“不谓今宵雨,翻多一度秋”,转折突兀,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打破了诗人的幻想,也带来了季节的更迭。雨后,空气中的湿润感让人感到一丝凉意,但同时也让诗人感受到了秋天的来临。

“湿衣寒不见,盈手赠难投”,雨打湿了衣物,寒气却难以察觉,这或许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被外界环境所影响,但又难以直接表达出来。同时,诗人想要赠予对方的美好事物,却被这场雨阻隔,无法实现,增添了诗中情感的复杂性。

最后,“来夕还相望,清光为倍酬”,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以及愿意以加倍的清光(即月光)来回报对方的心情。这既是对友情或爱情的承诺,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变故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下第

昨夜孤灯下,阑干泣数行。

辞家从早岁,落第在初场。

青草湖田改,单车客路忙。

何人立功业,新命到封王。

(0)

三日曲水侍宴应制

三月重三日,千春续万春。

圣泽如东海,天文似北辰。

荷叶珠盘净,莲花宝盖新。

陛下制万国,臣作水心人。

(0)

仰荅韦司业垂访五首·其一

呦呦食苹鹿,常饮清泠川。

但悦丰草美,宁知牢馔鲜。

主人有幽意,将以充林泉。

罗网幸免伤,蒙君复羁牵。

高堂列众宾,广座鸣清弦。

俯仰转惊惕,裴回独忧煎。

缅怀云岩路,欲往无由缘。

物各有所好,违之伤自然。

(0)

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

拂汉星旗转,分霄日羽明。

将追会阜迹,更勒岱宗铭。

林戈咽济岸,兽鼓震河庭。

叶箭凌寒矫,鸟弓望晓惊。

已降汾水作,仍深迎渭情。

(0)

宿巫山寄远人

巫山云,巫山雨,朝云暮雨无定所。

南峰忽暗北峰晴,空里仙人语笑声。

曾侍荆王枕席处,直至如今如有灵。

春风澹澹白云闲,惊湍流水响千山。

一夜此中对明月,忆得此中与君别。

感物情怀如旧时,君今渺渺在天涯。

晓看襟上泪流处,点点血痕犹在衣。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七十

东皇长女没多年,从洗金芝到水边。

无事伴他棋一局,等闲输却卖花钱。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