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重三日,千春续万春。
圣泽如东海,天文似北辰。
荷叶珠盘净,莲花宝盖新。
陛下制万国,臣作水心人。
三月重三日,千春续万春。
圣泽如东海,天文似北辰。
荷叶珠盘净,莲花宝盖新。
陛下制万国,臣作水心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宏伟壮丽的宴会场景,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皇家威仪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君主及国家的崇高敬意。
"三月重三日,千春续万春。"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祥瑞繁华的节庆氛围,三月指的是农历三月,这个时候正是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之际,而“重三日”则可能暗示着某种特殊的庆典活动。而“千春续万春”则是在描绘一种长久繁盛的景象。
"圣泽如东海,天文似北辰。" 这两句用了宏伟的比喻,将君主的恩泽比作广阔无垠的大海,将帝王的品德比作恒定不移的北极星。这样的比喻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赞美皇帝,表现出诗人对君主至高无上的敬仰之情。
"荷叶珠盘净,莲花宝盖新。" 这两句则是对宴会现场的描写,荷叶清净如同珍珠一般,莲花鲜艳如同新的宝盖。这不仅描绘了宴席间美丽的景色,也象征着一种高洁和庄重的氛围。
"陛下制万国,臣作水心人。"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君主统治天下的赞颂,以及自己作为臣子之情感抒发。“陛下”是对皇帝的尊称,“制万国”强调了君主的权威和能力。而“臣作水心人”则表明诗人以清净无私的心志,侍奉在君王身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宴会盛况的描绘,以及对君主品德与统治能力的赞美,展现了一个和谐、繁荣、崇高的皇家庆典场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个人的忠诚和敬仰之情。
晨行远望润州道,江上诸山插晴昊。
十年清梦落金焦,今日披衣欲颠倒。
远见好山如故人,相看为我开怀抱。
我今万里入南天,江花海燕愁中老。
负担踯躅髀裹疮,平头为我拂胡床。
入门僵仆血流踵,强起看题理药囊。
两楹旅店一茅屋,板屋芦扉乱芽矗。
麦饭瓯沾胡韭香,马矢烟迷仆人目。
轰腾白鸟入絺帷,枕上蚊雷间丝竹。
病夫独坐情怀恶,索酒开瓶问杯杓。
清斋无复论鲑菜,入市宁须买鱼错。
倾壶不尽山雨来,卧对江云纷漠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