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众法语·其一》
《示众法语·其一》全文
宋 / 释印肃   形式: 古风

矿去金存百鍊周,自从索价没人酬。

腾今耀古非声色,曾共沩山作牯牛。

身若浮云心若风,居常不定在虚空。

忽然风捲云无迹,谁人解识主人公。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示众法语》其一。诗中以炼金为喻,表达佛法修炼的过程。"矿去金存百鍊周",意指经过重重磨砺,去除杂质,留下真金,象征修行者经过艰难修行,去除妄念杂质,保留纯净的佛性。"自从索价没人酬",则暗示佛法高深,世人难以理解或付诸实践。

接下来的"腾今耀古非声色,曾共沩山作牯牛",进一步阐述佛法超越世俗的声色之欲,诗人自比为沩山的耕牛,默默耕耘,不求回报,体现了禅修者的低调和奉献精神。"身若浮云心若风,居常不定在虚空",形象地描绘了禅者的超脱状态,身心自由,不受束缚。

最后两句"忽然风捲云无迹,谁人解识主人公",以风云变幻的自然景象,寓言修行者达到无我境界,如风卷云散般不留痕迹,但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体悟到这种至高的境界呢?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真谛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对知音的期待。整首诗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的内观与实修精神。

作者介绍
释印肃

释印肃
朝代:宋   号:普庵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猜你喜欢

纪旧梦

清梦先曾到武夷,玉峰积雪倍幽奇。

小舟游罢寻归路,恰似翛然梦觉时。

(0)

观音岩

铢衣珠珞宝花冠,宴坐翛然山水间。

应为武夷泉石好,不殊海岸补陀山。

(0)

今岁梅花春中犹未开因思三衢冬月之盛作长句

前年柯山芳意早,肯使寒梅例枯槁。

溪边几树发偏繁,墙角数枝看更好。

玉颜冒雪不奈寒,香心怯雨尤相恼。

南枝烂漫北枝催,空惜飘零缀芳草。

朅来海角风景迟,经冬不见端可疑。

红萼涉春才似染,青苞映日未全披。

千山隔兮万山阻,想见瑶英讵如许。

一枝谁与寄相思,回首旧游心独苦。

(0)

剡溪幽居

胜绝剡溪边,巢枝度半年。

燕回衔落絮,鱼涌接飞泉。

丹鼎山头气,茶炉竹外烟。

幽居己成趣,佳句若为传。

(0)

居剡寄郑天和

金庭洞在桐柏山,山高一万八千丈。

中有神仙不死区,郁郁黄云覆其上。

透岩流壑绕四旁,面势参差皆意向。

鸡登天姥有时闻,鹤在沃洲何待放。

彩衣大胜宫锦袍,白发奉亲仍敬养。

异才争出辅清朝,爽气自惊游碧障。

古来无位有重名,吾家谪仙陆鲁望。

平生愿到犹不谐,矧复区区走俗状。

桃源康乐旧乡存,路接风烟甘远往。

渡江正谓九华丹,石笋飞泉归指掌。

鸾翔鹄浴传异时,列岫方池闲想像。

剡溪随处可卜居,乘兴扁舟正相访。

(0)

题李伯时画归去来图

渊明诗成无色画,龙眠画出无声诗。

两公恐是前后身,二妙略殊今昔时。

我顷诵诗不知处,今乃按图俱得之。

当时想见归意好,扁舟飏水风吹衣。

壶觞未饮入室酒,玉色先见迎门儿。

岂无故老说情话,尚有残菊依东篱。

云归鸟倦自有意,欲辩已忘谁复知。

龙眠得之心应手,笔所到处心相随。

僮奴似有傲世色,草木亦带烟霞姿。

痴儿方办公家事,此老自挟南亩犁。

人生异趣岂不远,心如铁石终难移。

我今此意不自事,老去见画空惭非。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