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露下夜如何,漫道双星已渡河。
见说人间方恤纬,可知天上欲停梭。
天空露下夜如何,漫道双星已渡河。
见说人间方恤纬,可知天上欲停梭。
这首明代诗人冯琦的《七夕四首(其二)》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和寓意。首句“天空露下夜如何”,以夜空中的露珠暗示深夜的寂静,同时也暗寓牛郎织女相会的时刻。“漫道双星已渡河”进一步点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统故事,强调虽然银河阻隔,但爱情的力量使他们得以短暂相聚。
接下来两句“见说人间方恤纬,可知天上欲停梭”,通过人间女子在七夕之夜为织女祈福,象征着人间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织女技艺的敬仰。同时,将织女在天上的纺织比喻为“欲停梭”,暗示她因与牛郎相会而暂停了织布,增添了浪漫与哀婉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既描绘了节日的氛围,又融入了神话传说,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期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青灯伴微吟,烦暑犹蒸炊。
风声如山雷,怒落窗西篱。
砌蛩泣候莎,老树鸣高枝。
桂魄忽婵娟,夜气侵凉絺。
莼羹岂不怀,未了一载痴。
依依游子情,堂萱重驰思。
祇将冰雪心,或可为母慈。
清白为家箴,夫岂世俗知。
南来秋复秋,剩喜瓜及期。
娱亲已可望,须记思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