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层楼楼上梯,秦淮两岸绿杨堤。
春风影动波光碎,翚翼孤飞雀并栖。
桥上层楼楼上梯,秦淮两岸绿杨堤。
春风影动波光碎,翚翼孤飞雀并栖。
诗人通过"桥上层楼楼上梯"这一精妙的构图,展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建筑风貌和层次感。这种叠加的描写,不仅形象地传达了空间的纵深感,还隐含着一种社会生活的繁华与紧密。
"秦淮两岸绿杨堤"则直接点出了诗歌背景,是南京市区的秦淮河畔。这里的"绿杨堤"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象征着生命力和生机。
"春风影动波光碎"中,诗人捕捉到了春天特有的细腻情感和生态变化。在这里,春风轻拂,水面被打破原来的平静,而是变得波光粼粼,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也表达了一种生命活力与动感。
"翚翼孤飞雀并栖"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偶见一两只鸟儿独立地飞翔或栖息。这既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写照,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某种孤独或自由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桥、楼、梯的描绘,再加上春风、波光和翱翼孤雀的动态画面,营造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特有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
俗子贪钱如食蜜,幽人爱竹如种玉。
君家大隐城一隅,万个深围数间屋。
阳春不住长儿孙,犊角猫头还满目。
却恐繁阴碍风月,童奴时取供肴蔌。
朝来想挂北窗坐,应念先生食无肉。
故遣此君来起予,斓斑嫩箨森盈束。
先生饥肠非雷吼,米糁盐醯羹杞菊。
急呼瀹釜然枯薪,殷勤留客晨炊熟。
不羡侯家五鼎烹,得此一饱万事足。
客去关门听雨眠,枕上诗成翻水速。
有口只可饮醇酒,世事令人三日呕。
有耳只可对诗翁,俗语令人三日聋。
平生嗜酒耽佳句,此外自知无用处。
东风吹我堕江边,岁晚知音罕相遇。
诛茅盖头无少閒,数日不到诸君间。
尘土眯眼须鬓斑,谁赋淮南大小山。
怪底晴檐灵鹊噪,篮舆相寻谈绝倒。
恨君无乃酒量窄,爱君岂独诗格老。
开尊唤客知何时,坐上可无俞与直。
更长不怕杯行迟,愿见春风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