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李伯时画归去来图》
《题李伯时画归去来图》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古风

渊明诗成无色画,龙眠画出无声诗。

两公恐是前后身,二妙略殊今昔时。

我顷诵诗不知处,今乃按图俱得之。

当时想见归意好,扁舟飏水风吹衣。

壶觞未饮入室酒,玉色先见迎门儿。

岂无故老说情话,尚有残菊依东篱。

云归鸟倦自有意,欲辩已忘谁复知。

龙眠得之心应手,笔所到处心相随。

僮奴似有傲世色,草木亦带烟霞姿。

痴儿方办公家事,此老自挟南亩犁。

人生异趣岂不远,心如铁石终难移。

我今此意不自事,老去见画空惭非。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题李伯时画归去来图》。诗中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歌与北宋画家李公麟(字龙眠)的画作进行巧妙的融合与对比,展现了艺术与文学的相互辉映。

诗的前半部分将陶渊明的诗歌比喻为无色的画,而李公麟的画则被比作无声的诗,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有千秋,仿佛是同一灵魂的两个不同化身。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这两件作品的深刻理解与欣赏,认为它们在不同的时代依然保持着卓越的艺术魅力。

后半部分通过想象描绘了陶渊明归隐生活的情景:乘舟于水,风衣飘扬;室内未饮,酒香四溢;老友相聚,谈笑风生;老树残菊,生机盎然;归鸟云归,各有所归。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陶渊明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

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李公麟的画作,赞叹其技艺高超,能够将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画布之上。同时,诗人也反思了自己的处境,感叹自己虽有相似的心境却无法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只能通过欣赏画作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诗歌与李公麟画作的赞美,以及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迎善财归南楼

古寺闲房共掩扉,相逢彼此罢参归。

时难只得同香火,莫信闲人说是非。

(0)

观流水观音赞

一片寒泉劈面来,断崖崄处滑如苔。

举头只么随流水,大士何曾眼豁开。

(0)

偈二首·其一

东坡笑说吃龙肉,舌底那知已咽津。

能省咽津真有味,会言龙肉不为珍。

(0)

偈九首·其五

天机藏不得,花笑鸟啼时。

不待重拈出,当人合自知。

(0)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七

伏虎岩前,螺江江上。一去一来,无去来相。

今朝古辟支,昔日翁和尚。

(0)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二十八

昼也惺惺,夜也惺惺。既不掉举,亦不昏沉。

何须求白玉,只此是黄金。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