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发竹山二首·其一》
《早发竹山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天外峰峦排木杪,江边石气动云根。

凭谁为谢东流水,好送寒声入故园。

(0)
注释
天外:远处的。
峰峦:山峰。
排木杪:直插云霄。
江边:江畔。
石气:石头的气息。
动云根:仿佛触动了云层底部。
凭谁:谁能。
为谢:替我向……致谢。
东流水:东流的水。
好送:好好地传送。
寒声:寒冷的声音。
入故园:送到故乡。
翻译
远处山峰直插云霄,
江边石头散发出的气息仿佛触动了云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晨离别竹山的景象。"天外峰峦排木杪",画出了山峦如积木般参差不齐,高耸入云的壮丽图景;"江边石气动云根"则通过对比手法,将坚固不移的石头与流动变化的云气相对比,表现了自然之物各自有其存在方式的哲思。

接下来的"凭谁为谢东流水"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江水不断东流却得不到回报的感慨。这里的“凭谁”二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依托,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好送寒声入故园”一句,通过"好送"二字流露出诗人的情感态度——既有留恋,又有释然。这里的“寒声”,不仅指早晨清冷的空气,更象征着离别时的寂寞与凄凉。而“入故园”则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一种召唤,诗人似乎在通过这种方式来安慰自己。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精湛的笔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表达了对人生旅途中离别与留恋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张逸人归杭

不因疔适出中林,尘外高踪岂易寻。

鸿在碧霄谁可慕,云归苍岛本无心。

堤奁一鉴平湖满,寺枕千屏叠嶂深。

知己重留多下榻,故栖猿鹤莫惊吟。

(0)

周沆著作宰秀州嘉禾

庇身名邑得嘉禾,铜墨犹嗟滞俊科。

前席未期宣室召,闻弦还继武城歌。

酒旗穿柳春堤迥,鱼艇藏花夕唱和。

对此不劳披县谱,且求新句解诗魔。

(0)

来鳦

来鳦趋社期,翩若天外至。

徘徊大厦间,汲汲营巢意。

中心有所托,自谓得其地。

衔泥两吻疮,旦暮不少憩。

主人爱高堂,病尔如疣赘。

尔巢屡肤寸,长梃辄摧坠。

胡为不识嫌,又续前功弃。

何处无蓬茅,自足为生计。

不尔卵而覆,其祸愈非细。

予既伤尔愚,窃复探尔志。

孜孜不忍去,欲动主人义。

万一怜其勤,庶获息我类。

臣栋既不挠,出处安且贵。

其能无报乎,唯守信无贰。

年年应候来,驯狎如儿稚。

双双轩户前,为君作嘉致。

不学君家客,去就惟势利。

微羽一知归,至死不他诣。

(0)

串夷

区区黠虏敢狂呼,遣使峨冠谒上都。

辄出封章辞国命,妄传声势困军须。

闭之塞漠为良策,啖以民膏是失图。

淳俗易摇无自挠,每闻流议一长吁。

(0)

兴庆池

馀润涨龙渠,疏溜连清浐。

助晓远昏山,浮秋明刮眼。

渔归别浦闲,雁下沧波晚。

岸北有高台,离魂荡无限。

(0)

遣兴三绝·其三

去年聊驻江头寺,今寄林僧岩下扃。

莫谓此身无定迹,人生都类一浮萍。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