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峰峦排木杪,江边石气动云根。
凭谁为谢东流水,好送寒声入故园。
天外峰峦排木杪,江边石气动云根。
凭谁为谢东流水,好送寒声入故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晨离别竹山的景象。"天外峰峦排木杪",画出了山峦如积木般参差不齐,高耸入云的壮丽图景;"江边石气动云根"则通过对比手法,将坚固不移的石头与流动变化的云气相对比,表现了自然之物各自有其存在方式的哲思。
接下来的"凭谁为谢东流水"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江水不断东流却得不到回报的感慨。这里的“凭谁”二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依托,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好送寒声入故园”一句,通过"好送"二字流露出诗人的情感态度——既有留恋,又有释然。这里的“寒声”,不仅指早晨清冷的空气,更象征着离别时的寂寞与凄凉。而“入故园”则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一种召唤,诗人似乎在通过这种方式来安慰自己。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精湛的笔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表达了对人生旅途中离别与留恋的深刻感悟。
来鳦趋社期,翩若天外至。
徘徊大厦间,汲汲营巢意。
中心有所托,自谓得其地。
衔泥两吻疮,旦暮不少憩。
主人爱高堂,病尔如疣赘。
尔巢屡肤寸,长梃辄摧坠。
胡为不识嫌,又续前功弃。
何处无蓬茅,自足为生计。
不尔卵而覆,其祸愈非细。
予既伤尔愚,窃复探尔志。
孜孜不忍去,欲动主人义。
万一怜其勤,庶获息我类。
臣栋既不挠,出处安且贵。
其能无报乎,唯守信无贰。
年年应候来,驯狎如儿稚。
双双轩户前,为君作嘉致。
不学君家客,去就惟势利。
微羽一知归,至死不他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