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兴庆池》
《兴庆池》全文
宋 / 苏舜钦   形式: 五言律诗

馀润涨龙渠,疏溜连清浐。

助晓远昏山,浮秋明刮眼。

渔归别浦闲,雁下沧波晚。

岸北有高台,离魂荡无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兴庆池的清晨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的动态与静态之美,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生机。

首先,“馀润涨龙渠,疏溜连清浐。”这两句描绘了池水在清晨的余晖中缓缓上涨,与远处清澈的浐河相连,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这里的“龙渠”和“清浐”分别指代兴庆池和浐河,通过“涨”和“连”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水的流动与连接。

接着,“助晓远昏山,浮秋明刮眼。”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池水与周围的山峦、秋天的景色相融合。早晨的阳光使得远处的山色更加清晰,而池水则在秋日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能直接映入人的眼帘,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渔归别浦闲,雁下沧波晚。”这两句则转向对池边活动的描写。渔夫在傍晚时分归来,停泊在池边的小港,显得格外悠闲自在;而大雁则在苍茫的水面降落,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通过“归”、“闲”、“下”等动词,诗人巧妙地捕捉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节奏。

最后,“岸北有高台,离魂荡无限。”这两句将视角提升至高处,描绘了一座位于岸边北侧的高台。在这里,诗人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深邃的情感,或许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或是对未来未知的遐想。高台之上,思绪飘渺,情感无限,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兴庆池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清晨的宁静与生命的活力。

作者介绍
苏舜钦

苏舜钦
朝代:宋   字:子美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48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
猜你喜欢

朱仲寔少府到官无几日即入佥幕官满送行二首·其二

孝友平生事,守廉天下难。

居官一日俸,阖室几人餐。

病骨何妨瘦,吟肩不肯寒。

功名未须问,且奉版舆安。

(0)

寿陈贵白

祝君以陆地千蹄牛,君言不如扁舟江海狎浮鸥。

祝君以通侯尺二组,君言不如草屋三间卧风雨。

富贵何人不解颐,君视二物如儿嬉。

我今赠君亦无物,但有聱牙佶倔村田诗。

我歌诗,君进酒,客主欢哗起相寿。

寻常此日费千金,京洛奔驰今白首。

江风飒飒吹黄尘,对面楼台不见人。

与君漂泊为何事,一笑幸是山林身。

寡语薄味,足以养气。少求简出,足以养体。

奇章钟乳本斧斤,胡广菊潭堪唾涕。

君不见南方屃赑五色龟,穷年引息不嫌饥。

又不见曲辕拥肿百围木,匠石捐弃反为福。

蜗封蚁壤何足论,归来未废蓬蒿园。

我更搜诗君酿酒,通家德公有贤妇。

(0)

东阳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将假馆宗阳桥稍有閒暇乃为次韵因寄讯彼中吴子善前辈·其一

长岁狎纷諠,新庐稍疏静。

虚名亦相累,簪佩来整整。

青天戍楼柳,白日仙林杏。

散书一长谣,消此清夏永。

(0)

为归云师赋野航

遇坎与乘流,谁能舍迹求。

即空皆是境,大渡本无舟。

风浪随机息,乾坤任泡浮。

可怜迷岸者,漂荡几时休。

(0)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其六五老峰

岩前看不足,化此石为身。

忆昔白头者,于中第几人。

相逢应失笑,久立岂迷津。

勿厌薜萝密,痴容免俗嗔。

(0)

句·其十二

水云生四面,常恐世人迷。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