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寒轻叶未凋,淡黄疏绿短长条。
无情有态堪怜处,日脚云头雨半腰。
十月寒轻叶未凋,淡黄疏绿短长条。
无情有态堪怜处,日脚云头雨半腰。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杨柳的独特风姿。首句“十月寒轻叶未凋”点明了时间背景,深秋的寒意虽轻,但杨柳的叶子仍未飘落,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接着,“淡黄疏绿短长条”一句,通过色彩和形态的对比,生动地勾勒出杨柳枝条的外观,淡黄色与疏绿色交织,长短不一,富有层次感。
“无情有态堪怜处”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赋予了杨柳以情感,虽然它没有人类的情感,但却有着独特的姿态,让人怜爱。这里的“无情”并非真的无情,而是指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而“有态”则强调了杨柳在特定环境下的美丽姿态。“堪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的深深感慨和喜爱。
最后一句“日脚云头雨半腰”,进一步描绘了杨柳在自然光影中的状态。日光、云彩与雨水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画面,杨柳仿佛置身于这幅画中,与自然融为一体。这句话不仅展现了杨柳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美感,也暗示了自然界中事物的瞬息万变和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仰。
西台执法雪盈簪,奉诏之官驾两骖。
玉节秋霜飞渭北,锦衣昼日照终南。
道迎背襁遗民集,庭列腰刀大将参。
花外小车行处好,棠边茇舍种来甘。
清时有象今重见,圣泽无私正远覃。
莫忆山中黄石约,五云天上近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