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逸人归杭》
《张逸人归杭》全文
宋 / 韩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不因疔适出中林,尘外高踪岂易寻。

鸿在碧霄谁可慕,云归苍岛本无心。

堤奁一鉴平湖满,寺枕千屏叠嶂深。

知己重留多下榻,故栖猿鹤莫惊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张逸人回归杭州的生活场景与心境。首联“不因疗适出中林,尘外高踪岂易寻”以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张逸人并非为了治疗疾病而出于山林,而是出于对尘世高远生活的追求,这样的生活轨迹在世俗中实难寻觅。颔联“鸿在碧霄谁可慕,云归苍岛本无心”运用了鸿雁和白云的意象,象征着张逸人追求的自由与超脱,表达了他不受尘世束缚的心境。颈联“堤奁一鉴平湖满,寺枕千屏叠嶂深”描绘了杭州山水之美,平湖映照着堤岸,寺院依傍着层层叠嶂,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尾联“知己重留多下榻,故栖猿鹤莫惊吟”则表达了张逸人与知音相聚的喜悦,以及对自然之友(猿鹤)的尊重与爱护,体现了他对友情和自然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隐士张逸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韩琦

韩琦
朝代:宋   字:稚圭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75年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宴坐轩

客食突不黔,马上肉消髀。

所得知几何,此生亦茅靡。

何如丰岩公,一室万缘止。

竹林能清幽,岩窦富奇伟。

关门寂无人,烧香坐隐几。

今年忽猿惊,杖屦数百里。

持此凝宴坐,老师一启齿。

我岂死灰如,春风吹不起。

请君看九渊,止水即一洗。

(0)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送成彦尉邵武三首·其一

万窍于喁风割耳,梅影横斜耿烟水。

杀鸡为黍政追随,七峰共作隐君子。

忽举阳关饯行人,去去莫愁官长嗔。

但知所领马曹似,清谈更觉子猷真。

谷风尝讥朋友绝,子贡毋轻原宪拙。

期公鸿雁不空回,开缄八行划如铁。

(0)

古意三首·其三

妾如傍篱菊,不肯嫁春风。

郎如出谷莺,飞鸣醉乱红。

乱红有何好,风雨一夕空。

菊英虽枯淡,不愁霜露浓。

(0)

上先生

疲马踏残月,荷策来泮宫。

入门见先生,先生何雍容。

循循言语能下诱,青蒿因得附长松。

短檠挑灯一千二百夜,高谈雄辩磊落沃胸中。

吾皇求士苦匆匆,不许先生久卧龙。

玉鞭斜指长安道,祇缘此去何犹从。

呜唏吁,小轩从此冷如水,齑盐朝暮欣欣尔。

空留绛帐照孤灯,窗外西风起寒苇。

(0)

九锁山十咏·其八来贤岩

石岩千尺高,曾见坡仙来。

坡仙化黄土,岩石空苍苔。

县知今人游,复令后人哀。

(0)

陶通明

眉疏目朗姿圆通,诗书万卷罗心胸。

华阳三茅仙洞中,凤笙隐隐和松风。

薪林图谶呈梁公,朱砂曾青霜雪容。

服之身体飘轻鸿,积金涧泉东复东。

山中宰相那无功,昭阳竟作单于宫。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