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马踏残月,荷策来泮宫。
入门见先生,先生何雍容。
循循言语能下诱,青蒿因得附长松。
短檠挑灯一千二百夜,高谈雄辩磊落沃胸中。
吾皇求士苦匆匆,不许先生久卧龙。
玉鞭斜指长安道,祇缘此去何犹从。
呜唏吁,小轩从此冷如水,齑盐朝暮欣欣尔。
空留绛帐照孤灯,窗外西风起寒苇。
疲马踏残月,荷策来泮宫。
入门见先生,先生何雍容。
循循言语能下诱,青蒿因得附长松。
短檠挑灯一千二百夜,高谈雄辩磊落沃胸中。
吾皇求士苦匆匆,不许先生久卧龙。
玉鞭斜指长安道,祇缘此去何犹从。
呜唏吁,小轩从此冷如水,齑盐朝暮欣欣尔。
空留绛帐照孤灯,窗外西风起寒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夜深人静时刻前往拜访一位尊敬的先生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疲马踏残月,荷策来泮宫":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夜行求学的氛围,马儿在微弱的月光下缓慢前进,带有一种迫切感。
"入门见先生,先生何雍容":诗人终于见到了自己心中的导师,先生的神态自若,从容不迫,这也反映出诗人的尊敬和期待。
"循循言语能下诱,青蒿因得附长松":先生的话语温柔有力,使人如同青蒿草般在知识的大树下生根发芽。这一句表达了对智慧的追求和渴望。
"短檠挑灯一千二百夜,高谈雄辩磊落沃胸中":诗人夜以继日地研习学问,用简陋的灯具挑亮知识的光芒,内心充满了雄伟的抱负和深邃的见解。
"吾皇求士苦匆匆,不许先生久卧龙":这句暗示了一种时代背景,即朝廷急需人才,而诗人则不愿让自己的导师长时间沉睡,希望他能不断传授智慧。
"玉鞭斜指长安道,祇缘此去何犹从":长安(今陕西西安)作为当时的都城,是文化和学术的中心。诗人借玉鞭指引的道路,询问先生是否还会再次踏上这条求学之路。
"呜唏吁,小轩从此冷如水,齑盐朝暮欣欣尔":这一句转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从对知识的追求到对人生态度的一种释然和乐观。
"空留绛帐照孤灯,窗外西风起寒苇":结尾部分描写了夜深人静,只剩下孤独的灯光映照着华美的床幔,而窗外的秋风吹动了萧瑟的苇草。这一景象既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寂,也反衬出知识的明亮与世俗的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