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串夷》
《串夷》全文
宋 / 苏舜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区区黠虏敢狂呼,遣使峨冠谒上都。

辄出封章辞国命,妄传声势困军须。

闭之塞漠为良策,啖以民膏是失图。

淳俗易摇无自挠,每闻流议一长吁。

(0)
鉴赏

这首诗《串夷》由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通过对“黠虏”的描绘与批评,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政策的深思熟虑和对国家利益的高度关切。

首联“区区黠虏敢狂呼,遣使峨冠谒上都。”开篇即点明了敌人的狡猾与嚣张,他们派遣使者带着高傲的姿态来到京城,试图挑战权威。这种行为不仅彰显了敌人的胆大妄为,也暗示了朝廷在处理边境事务时面临的严峻挑战。

颔联“辄出封章辞国命,妄传声势困军须。”进一步揭示了敌人的策略。他们通过传递虚假的信息,试图影响军需供应,以此来削弱国家的军事力量。这种手段不仅体现了敌人的狡猾,也反映了当时边防面临的复杂局势。

颈联“闭之塞漠为良策,啖以民膏是失图。”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第一种是封闭边境,阻止敌人的侵扰,这被视为一种有效的防御措施。然而,第二种策略则是以民脂民膏作为诱饵,试图通过牺牲民众的利益来换取暂时的和平。苏舜钦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反对,认为这是一种失策,因为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民众的利益,还可能动摇社会的根基。

尾联“淳俗易摇无自挠,每闻流议一长吁。”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风俗可能因外界压力而动摇的担忧。他每听到关于边疆问题的流言蜚语,都会发出长长的叹息,显示出他对国家稳定和民众福祉的深切忧虑。

综上所述,《串夷》一诗通过对黠虏行为的描述和对不同策略的探讨,展现了苏舜钦对边疆安全和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民众利益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苏舜钦

苏舜钦
朝代:宋   字:子美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48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
猜你喜欢

后中秋望月歌

一年两度中秋节,两度中秋一样月。

两度当筵望月人,几人犹在几人别?

此后望月几中秋,此会中人知在否?

当筵莫惜慇勤望,我已衰年半白头。

(0)

西湖醉中漫书二首·其二

掩映红妆莫谩猜,隔林知是藕花开。

共君醉卧不须到,自有香风拂面来。

(0)

交南元日

奉使天涯值岁除,阳和忽布入交墟。

朝元紫殿椒花酒,安博青郊刺竹居。

绵蕝率同天北寿,屠苏应忆日南车。

山川险易多谙历,异域长途自起予。

(0)

卜算子

江上有高楼,可似湖楼迥。

楼外文波曲曲通,不驻惊鸿影。

蘋叶弄斜晖,兰蕊雕明镜。

剪尽秋花漠漠寒,人卧江南病。

(0)

被花恼.题王石谷画友梅轩图

疏枝老干自斜横,开满冷花冰蕊。

竹里柴门对流水。

夜深人静,梦回酒醒,半隐鸟皮几。

明月下,小窗前,乱飞琼雪寒烟里。

潇洒足平生,不作劳劳羁宦子。

梅花结伴,修竹苍松,乐事无过此。

任三春桃李斗芳菲,怕风动、娇红尽吹起。

画图上,一片清香生素纸。

(0)

简乡人丘同知舜臣

不爱一身死,以全千里生。

群言更廉洁,此事甚分明。

心白天应见,官卑自莫争。

于公厚阴德,尚欲子孙荣。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