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三日庭前白牡丹一枝独开》
《三月三日庭前白牡丹一枝独开》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红紫休誇锦作堆,瑶华一朵占先开。

似从姑射山头见,不减唐昌观里栽。

绰约每怜天与态,珑璁应藉雪为胎。

风情一种无由见,携酒谁当月下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白牡丹独放于春日庭院中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白牡丹的美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红紫休誇锦作堆,瑶华一朵占先开。”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红紫的繁花比作锦簇,而白牡丹则如同瑶华般独特,独自在春日中绽放,显示了其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这里“瑶华”不仅指白牡丹的花朵,也象征着其高洁脱俗的品质。

接着,“似从姑射山头见,不减唐昌观里栽。”这两句通过想象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白牡丹的美丽与非凡。姑射山是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而唐昌观则是历史上著名的赏花胜地。诗人将白牡丹与这些神话和历史中的美好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它的高度赞美。

“绰约每怜天与态,珑璁应藉雪为胎。”这两句继续描绘白牡丹的形态之美。诗人用“绰约”形容其姿态的优雅,用“珑璁”形容花朵的玲珑剔透,仿佛是雪的结晶,既展现了白牡丹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其纯净无瑕的特质。

最后,“风情一种无由见,携酒谁当月下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白牡丹难以言表的喜爱之情。他认为,这种独特的风情,只有在月光下与美酒相伴时才能真正领略。这不仅是对白牡丹美的赞叹,也是对赏花饮酒这一传统雅趣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白牡丹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态和高洁的品质,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使得作品充满了诗意和韵味。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屡得友朋书札感赋·其五

慈溪魏子是钟期,大雅遗音独尔知。

一自弹琴东市后,风流儒雅失吾师。

(0)

频果乾·其三

上林频果最称珍,夏熟樱桃共荐新。

作脯不教南客识,玉盘争取更贻人。

(0)

广州北郊作·其七

咫尺阴山接越台,夕阳吹角打围来。

挥鞭乱渡韸韸水,驼背佳人满紫埃。

(0)

木棉·其一

春暖春寒二月天,祝融祠畔冶游偏。

木棉花老频飘絮,如雪纷纷坠锦鞯。

(0)

咏金陵曲中遗事·其三

秦淮灯接凤凰台,胜会相将盒子开。

未暮私将帘半捲,外人知道所欢来。

(0)

题王给谏乌丝红袖图·其一

芙蓉无数水中开,化作鸳鸯七十来。

争爱夕郎辞赋好,持笺一一向琴台。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