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金陵曲中遗事·其三》
《咏金陵曲中遗事·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秦淮灯接凤凰台,胜会相将盒子开。

未暮私将帘半捲,外人知道所欢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今南京)夜晚的繁华景象与隐秘情感。首句“秦淮灯接凤凰台”,以秦淮河两岸的灯火辉煌与凤凰台的璀璨相接,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神秘的氛围。接着,“胜会相将盒子开”一句,暗示着一场盛大的聚会正在进行,人们在盒子里存放着各种珍贵之物,可能是礼物或是信物,象征着聚会的隆重和参与者之间的深厚情谊。

“未暮私将帘半捲”则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微妙心理活动。在夜幕尚未完全降临之时,她悄悄卷起窗帘的一角,这一动作不仅透露出她对外界的好奇与期待,也暗含着对即将到来的某个人的思念与渴望。最后一句“外人知道所欢来”,点明了她的内心世界——她深知,那些在外的人,即那些参加聚会的宾客们,都能感受到她心中那份对特定人的期待与欢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人物心理的微妙变化,展现了古代金陵夜生活的热闹与情感的细腻,以及女性在特定情境下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状态。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杂画·其一

竹色兰香一雨过,两竿斜日照江波。

钓徒岂是忘归去,家在西岩路不多。

(0)

画·其二

白石层层覆落花,薜垣萝屋隐沦家。

扁舟有客清江上,问路来寻不惮赊。

(0)

题·其二

月满瑶台夜未央,满身风露拂衣凉。

步虚欲待飞仙到,一曲云和一炷香。

(0)

席上赠小妓周满娇

红裙翠袖娼家女,未解行云与行雨。

笑撚花枝背锦筝,可怜花发春无主。

东飞紫燕西飞蝶,九转柔肠断难接。

彩笺一幅不尽情,为渠写作伤春行。

(0)

徐璞轩九清图

东溪隐者居鸿山,草堂搆向烟萝间。

平生心志爱挥洒,花光子固共同班。

前年买棹游林屋,识得徐君面如玉。

春风笔染剡溪藤,赠此九清图一幅。

□徕松叶攒青针,岁晚不妨霜雪侵。

后凋独喜圣人许,书传载述来于今。

沅湘竹枝翠鸾尾,挺挺高摽类君子。

仙坛石畔不胜秋,细扫苔花风正起。

横斜老干西湖滨,月下弄珠同美人。

夜寒宁畏缟衣薄,天然颜色逾精神。

洛川罗袜凌波步,水上轻盈逞丰度。

回风流雪在须臾,千古陈王有词赋。

唐昌观里雪香□,小白浓香枝叶间。

玲珑只许女冠赏,寻常肯与凡人扳。

葳蕤帐底清风动,犹记当年曾入梦。

深林隐迹巳多年,不独谢庭偏可种。

小囊簇簇缝紫罗,婆娑叶上盛香多。

瑶池仙子堪佩带,飞琼未见来相过。

灵根最得春光早,紫芽一出欺群草。

暖芸香艾敢同论,金鼎焚烧香袅袅。

东风剪剪吹香腮,姑射仙归方始开。

出墙雅爱一枝好,碎锦坊中谁拆来。

斯图赠君非偶尔,以物喻人有深旨。

裹封一袭欲宝藏,清白相传到孙子。

(0)

寄中书洪益中梦菊先生四首·其四

樗材惭愧职南曹,闇劣何由识俊髦。

独念故人成久别,多情聊尔寄霜毫。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